中国的农民也是非常注重人情的,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情是村组干部的工作方式。在基层存在着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乡镇政府的命令服从式的官僚制工作方式,这是国家权力赋予的正式的制度设计,另外一种是村级组织的内生的非正式的工作方式,即把管理对象纳为自己人,通过人情来影响被管理者。大家都住在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官僚制的方法会使村干部挂不住面子,会受到村庄内部舆论的强烈攻击,在以后的生活帮助或生产协助的时候,村组干部会处于不利地位。把广大村民纳为自己人能够有效的取得他们的认同,“因为你和我关系好,我们是自己人,所以我什么都听你的”。其次,广大村民也十分注重人情的作用。如果邻居家里突然性的发生变故,那么村民往往会主动的到他们家予以帮助。他们是想借此机会增加感情投资,以求长远回报,这样以后如果自己家里也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因此就不难理解现阶段农村人情费用如此之高的原因,每当红白事的时候,如果别人缴纳人情费用而你不缴的话,你就会排除在广大村民的人情圈之外,就会被孤立。
在农村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某一家人做事取得成功,那么其他很多人家就会竞相模仿。比如种植蔬菜,一户人家第一年种植某种蔬菜赚取很大利润,第二年就会有很多户也跟着种植这种蔬菜。这种现象便是笔者所说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是指农村精英的言行举止可以迅速影响到身边人,从而辐射到村庄的多数人的现象。农村社会是一个关联性极高的熟人社会,加上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非常低下、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某事而去做某事,而是其他人都做了某事而去做某事”,所以农民的言行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这里的“别人”主要是指农村精英。农村精英是指农村中的经济大户、知识分子、宗族首领以及两委干部,他们都是农村中地位相对显赫的人物,由于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或多或少的会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影响,使得人们心甘情愿的予以模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精英,跟着他们走绝对不会错。
公平意识主要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如果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公平的,每户人家都平均分摊,这是公平的,那么自己也会分摊。而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搭了便车,占了便宜,很不公平,那么自己就不会参与到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筹集中来。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不做我做呢?这种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它十分不同于市场经济中理性人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在行动之前考虑的是自己的成本是多少,收益是多少,收益多了就去做,收益少了就不去做,而这种分析方法的逻辑在于,做事情的所有人是不是公平的,大家的出资是不是相当,如果是公平的自己就去做,如果不是公平的自己就不去做。
面子情结、人情观念、连锁效应和公平意识是乡土中国逻辑的四大表现,是不同于城市社会和市场经济逻辑的独特现象,是内生于乡土中国中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乡土中国的逻辑需要每一个有志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研究的有志之士认真把握,因为这是厚重的中国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不认真把握乡土中国的逻辑,无论研究者的研究如何的出色都是一种空谈,都不可能真真正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祖国和民族希望的新时期大学生村官,更需要乡土中国逻辑的熏陶,这不仅仅是掌握了农村的工作方法,更是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战略举措。因此,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实践中结构乡村,认真的分析研究乡村治理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群体,及时有效的把握厚重的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