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界定,农村集体物权制度改革中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7)

2010-06-18 08:38


(2)有身份、有差别享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是全村几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资金,有的甚至就是集体土地变现资金。如果是经济组织成员,可以享受,但是应按在村的存续年度体现差别;如果仅仅就是户籍在本村,不是经济组织成员,就不应该享受。
我的看法是,既然是社会保障资金,其性质本来就不同于经营性资金,带有明显的公益性,排他性不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建设农村保障体系的主体是农村的集体资金,而不是国家资金,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排他性。因此,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人理应是出资人,即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在符合成员身份的人群中,不论其是年长者还是年幼者,都应无差别享受。


参考文献:
1、《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 中国农业出版社 黄中庭,陈涛主编  ISBN 7-109-088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身份的界定,农村集体物权制度改革中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