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一)(3)

2010-06-17 19:17


    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0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29356亿元、利润6709亿元、交税2308亿元、出口交货值959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9052亿元,分别是1988年的16倍、12倍、7倍、35倍和13倍。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员31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目前,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建制镇由13年前的不到3000个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个,城镇化率提高近12个百分点,达到37.7%。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既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开始得到发挥。长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已被打破,一些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外向型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75%来源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初具规模。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出现五个鲜明特点:一是市场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在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导向明显,合同契约和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纽带和桥梁。三是产品结构优化,逐步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升转变。四是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中,增长最快的是渔业和畜牧业。渔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中,跨区域、城乡间转移突出,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一)(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应防止四种现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