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2010-06-17 18:10


           第四,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更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稳定压倒一切”。当前,我市农村整体形势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方群体性上访有增无减,干群关系长期比较紧张等等。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我们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引发群众不满。尤其是对一些土地处置、村务公开、村务管理等方面缺乏透明度,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这是引起不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通过依法实行民主选举,规范了村委会的用人机制,使干部的行为受到村民的约束和监督。村民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时刻提醒着村干部,自己的权力是全体村民给的,促使他们只能用手中的权力为全体村民服务,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自觉树立公仆意识,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廉洁自律,有利于解决干部腐败问题,消除群众的不满心理,使干群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由于村民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志、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会减少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使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大量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农村稳定有了根本保障。
二、落实政策,把握关键,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文件)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陕办发[2005]21号文件),对搞好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榆办发[2005]  号)对本次换届选举提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各县区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在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必须保障和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践证明,只有充分保障和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选出来的干部才能充分体现民意,才能对农民负责、为农民服务,群众才会满意,集体经济才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才会不断增加,农村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准则,正确认识和对待村委会换届选举,积极支持和保障农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在选举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个人意愿,保障他们的“推选权、选举权、直接提名权、投票权、罢免权”,实现他们在选人上的自主权,真正把能够代表群众利益的人选出来,作为他们的致富带头人。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选举中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以行政手段任命委派,更不允许违法操纵,暗箱操作。
           二是必须规范选举程序,坚持依法组织选举。依法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保证换届选举“公平、公正、公平”的关键。近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这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换届选举程序严格、政策性强,必须依法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紧扣法律确定的原则,规范选举的程序,制定符合法规和切合各地实际的工作方案、工作意见、工作规则和工作程序,特别要注意制定好各村的具体选举办法,使之切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更具操作性。这次会议后,各县区要集中一段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对参与这项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干部进行认真的培训。
          三是必须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行为。在选举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对换届选举的监督,包括指导小组的检查监督、群众的现场参与监督以及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监督。县区、乡镇要向每一个村都派出指导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指导组的同志要注意发现和帮助解决选举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对在推选村选委员会成员、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组织投票选举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责令纠正,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以暴力、威胁、贿赂等违法手段,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揭露严肃处理。同时,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农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处理,为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在市人大常委会上的拟任职发言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