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畜牧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
2010-06-18 10:27
(二)、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工作卓有成效
1、狠抓畜禽常规防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湖北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规定,坚持计划免疫、程序免疫,坚持动物防疫的科学性、强制性、社会性、统一性,坚持季防月补制度,做到边防疫、边发证、边上标、边登记,一畜一证一标识,家禽一户一证,严格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免疫证、免疫标识、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制度。确保了防疫高标准、高密度、高质量,全年共注射猪瘟37.8万头剂,注射仔猪副伤寒苗14.3万头剂,猪三联苗8万头剂,注射鸡新城疫苗108万只剂,注射禽霍乱苗4万只剂,牛出败苗1.08万头剂,猪牛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2%、0.5%和6%。
2、严把动物检疫关。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全县84个屠宰场点,27个肉类市场,33个活畜交易所,全部由动物检疫人员负责检疫及监督,有效地杜绝了病害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全县产地检疫开展面以乡镇为单位达到100%,全年共检活畜禽203.13万头(只),检疫动物产品2.7万吨,共检出有病畜禽361头(只),病害畜禽产品0.65吨。对检出的非传染病畜禽就地进行隔离治疗,对检出的传染病畜禽和病害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真正做到了把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特别是小池、界子墩检查站,认真履行动物运输专项检查职能,对进出省境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监督检查、补检和对车辆进行消毒。全年检查和消毒车辆达到万余车次,验证检查活畜禽近647.15万头(只)。去年9月上旬,河南猪贩从江西购买的58头淘汰种猪途径小池检疫站时,由于我站工作人员认真检查验证,发现有近20头猪疑似五号病后,经省局专家确认感染了五号病,我们对整车生猪进行扑杀、深埋,对运输车辆消毒,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3、全面加强畜牧行政执法。我们依据一法三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去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0起,处理的案件无一例败诉,也无一例上诉,狠狠地打击了各类违法违规者的气势,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我们还加强了对新建动物饲养场、定点屠宰场以及从事动物、动物产品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工作,全县共办(换)合格证800份,使经营者做到依法办证,亮证经营。同时加大了对执法人员违法的查处力度,共取消1人检疫人员的资格,对3名违规人员进行了处理,树立了部门形象,提高了执法威信,强化了畜牧执法力度。
(三)、畜牧科技推广成效斐然
受传统养殖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养殖户发展畜牧养殖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重单一、轻综合配套,对此,我们通过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积极组织畜牧技术讲座和全面实施“1511”工程(县畜牧局联系1个畜牧业科技示范乡镇,每个兽医站联系5个畜牧科技示范户,1个示范乡镇、示范户人平增收100元),通过典型引路,引导全县粗放型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外向型畜牧业转变。2005年共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次,组织畜牧技术讲座42场,参加学习人数达4100人。印发科技资料1万余份,推广了一批畜牧适用技术,提高了畜牧养殖科技含量。在畜牧系统内部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带头示范,积极创办养殖业经济实体,全县已有大批兽医人员办起养殖场,如梅冰封、王良友等站长,积极带头示范,发展养猪业,成为专业户,特别是蔡山镇兽医站绝大部分职工,先后办起了家庭示范养殖场,实现了一户带一片、示范带全县。
(四)、畜禽养殖产业化稳步推进
1、因地制宜建小区。我县根据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鼓励乡村建立畜禽养殖小区”和省市有关畜禽养殖小区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部门服务”的原则,积极组织引导有志于畜禽养殖业的人士参与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成了刘佐乡杨木松生猪养殖小区、黄梅镇向窑村生猪养殖小区、孔垅镇后湖生猪养殖小区、小池镇三五生猪养殖小区、蔡山镇章兴屋村生猪养殖小区等五个县级畜禽养殖小区。在小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组织科技人员对每个小区的区址进行认真考察,对每个项目进行科学论证,而且为每个养殖小区制订了实施方案,绘制平面示意图,使每个小区的区域选择、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成为各具特色的风景线。已建成的养殖小区达到了“三高”,实现了“三有”,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有目标、有规划、有特色。
在全县畜牧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