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课程适用专业:法学、艺术、新闻类
College Chi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学时:64学时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开设宗旨是:通过对中国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及对汉语与写作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技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2、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获得和能力锻炼相结合。本课程的精读课文全文讲解,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学;口语和写作课内外结合进行训练。课堂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练习册自学。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篇目,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口头表达及文章写作的技巧;并在文学和文化鉴赏之中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品味情趣,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思维明晰而有条理。
具体要求做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使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高效地讲话、阅读和写作:能写文艺、社会评论文章、各类事务的实用文章和学术文章;能用语准确、条理清晰、口齿流利地说话、发言、朗诵、演说、辩论。
4、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5、先修课程:高中语文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绪论(学习目标、内容、要点、方法) 讲授 1 讲授5 1 1 1 1 1 阅读 2 合 计 1 7 第一章 千古风骚 1.《黍离》 2.《涉江》 3.《上邪》 4.《短歌行》 5.《饮酒》(其五) 阅读:《蒹葭》《湘夫人》《西北有高楼》 第二章 诸子华章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非攻》 3.《山木》 阅读:《大学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章》 史家绝唱 1.《郑伯克段于鄢》 2.《项羽本记》 阅读:《苏武传》 盛世之音 1.《春江花月夜》 2.《登高》(阅读) 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4.《长恨歌》 5.《金铜仙人辞汉歌》 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阅读:《终南山》《黄鹤楼送孟浩然》《遣怀》 长短情韵 1.《八声甘州》 2.《定风波》 3.《永遇乐》 4.《水龙吟》 阅读:《虞美人》《鹊踏枝》《鹊桥仙》《扬州慢》 唐宋大家 1.《张中丞传后叙》 2.《五代史伶官传序》 3.《前赤壁赋》 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讲授4 1 1 2 2 6 6 8 第三章 第四章 讲授4 2 2 2 2 讲授6 1 1 1 1 1 1 第五章 讲授4 1 1 1 1 2 6 第六章 讲授6 2 2 2 2 8 第七章 古代小说 1.《石崇要客燕集》 2.《青梅煮酒论英雄》 3.《宝玉挨打》 阅读:《霍小玉传》《阿宝》 杂剧传奇 1.《拷红》 2.《游园》 阅读:《却奁》 新诗苑林 1.《天狗》 2.《再别康桥》 3.《赞美》 4.《白玉苦瓜》 5.《回答》 阅读:《一句话》《太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散文天地 讲授5 2 1 2 2 讲授4 2 2 讲授5 1 1 1 1 1 7 6 7 第八章 2 2 第九章 第十章 讲授6 1 1 1 1 1 1 2 8 1.《容忍与自由》 2.《爱尔克的灯光》 3.《昆明的雨》 4.《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5.《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6.《对一朵花微笑》 阅读:《给亡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第十一章 戏剧人生 1.《日出》 2.《茶馆》 阅读:《绝对信号》 第十二章 小说世界 讲授4 2 2 2 6 8 讲授6 2 2 2 讲授4 2 2 2 1.《狂人日记》 2.张爱玲《金锁记》 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阅读:《边城》 基础编 1.《写作基础知识简说》 2.《汉语基础知识简说》 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简说》 3 5
讲授总学时 64 阅读总学时 26 课内外合计 90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所选全部课文的作文体常识、思想
内容、艺术特色等。
第二,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 2.考试形式:闭卷 3.考试时间:期末 1. 试卷结构:
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写作等。
试题的分值:基础知识约占25%,阅读分析约占25%,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占20%,作文占30%。
题目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
五、课程参考资料 1、教材:
《文学经典读本》(黄鹤主编,周可、杨蔚副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参考书:待定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2010)
本科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考试,旨在遵循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其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本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的汉语水平。
一.考试对象: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本科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试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对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较好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
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考试内容:
(一)中国古今文学的基础知识: 1.教材涉及的中国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教材涉及的中国古今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3.教材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4.教材涉及的汉语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
1.熟读教材所选的古代和现代文,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段落,能正确回答针对文章内容和提出的有关问题。
2.能正确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用法。 (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1.对教材中的名句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