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
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甲:
6/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言文阅读(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
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
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
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7/ 15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
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
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8/ 15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
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16、请为第2段文字作个评注
1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一、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9/ 15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0/ 15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篇二:爱莲说的阅读题及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说是一种文体。《爱莲说》的意思是(),作者()是()代的著名的()家。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蕃濯妖植亵鲜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文中的李唐指的是()朝代.
11/ 15
5、文中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