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7.(2013·试题调研)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
8.(2013·试题调研)下列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A.Fe(OH)3胶体 B.酒精溶液 C.食盐水 9.(2013·试题调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到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10.(2013·试题调研)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
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溶液没有浑浊 C.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D.某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二、非选择题
1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过程中使用沸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经典习题选萃
)
D.盐酸
上图是我们清晨进入森林后看到的美丽景象,请认真观察右图,分析其隐含的化学道理,然后完成(1)~(3)小题:
(1)右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作________,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 (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
象记录如下:①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②将乙慢慢加入到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
(1)则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 (2)若要由Fe(OH)3胶体得到Fe(OH)3沉淀,可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带“正”或“负”)电荷。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 __。
【答案】 B【答案】 C【答案】 B【答案】 C【答案】 C【答案】 B【答案】 A 【答案】 A【答案】 B【答案】 B
11、【答案】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 使用沸水可促进Fe3+水解,迅速生成Fe(OH)3胶体 12、【答案】 (1)丁达尔效应 胶体 (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的颗粒,能使光产生散射 (3)确定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 13、【答案】 (1)Fe(OH)3胶体 NaOH溶液 硅酸胶体
(2)将NaOH溶液或硅酸胶体加入Fe(OH)3胶体中或直接加热Fe(OH)3胶体
14、【答案】 (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