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从性质上看,它们都是企业承担的一种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区别:
①预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或不符合确认条件的现时义务;
②预计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很可能”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或有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可能”、“极小可能”,或者金额不可靠计量的;
③预计负债是确认了的负债,或有负债是不能加以确认的或有事项;
④预计负债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的披露,或有负债根据情况(可能性大小等)来决定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作业3
习题一:
1. 2008年1月2日确认销售实现:
借:长期应收款 1500万元
银行存款 255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万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 300万元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
贷:库存商品 900
2.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备注: 后面3年的同学们参照公式自己去计算(第五年的的收回价款(本金)=第四年的摊余成本,用推挤法推出第五年的确认的融资收入,如有尾数是正常的)
3.借:银行存款 3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 300 (万元)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95.16 (万元)
贷:财务费用 95.16 (万元)
习题二
1.A公司本年度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00-45000=255000元,计税基础=300000-57000=243000元;
2.A公司本年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5000-243000)×25%=3000元,本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负债=0+3000=3000元;
3. A公司本年的纳税所得额=2000000-8000+4000-(57000-45000)=1984000元,应交所得税=1984000×25%=496000元;
4.2007年1-11月A公司已预交所得税4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49000=(496000-450000+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6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习题三
1. 试简要说明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有何不同?
答: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不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以及承担无限连带偿债责任的特点使得这两类企业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种公积,会计上不存在分项反映所有者权益构成的问题,但对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企业而言,独立法律实体的特征以及法律基于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对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以及权益性资金的运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会计上必须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并提供各类权益形成与运用信念,因此,会计核算上不仅要反映所有者权益总额,还应反映每类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
2. 试述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企业销售商品应该同时满足5个条件,
1.企业把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也就是说,商品一旦售出,无论减值或毁损所形成的风险都由购买方承担.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企业在销售以后不再对商品有管理权也无法继续控制.
3.销售的商品能够可靠的计量它所形成的金额.
4.销售商品所形成的经济利益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流入企业.
5.销售商品时,相关的已发生的成本或将发生的成本也必须能够可靠的去计量.
作业4
习题一
1、09年2月1日,公司购入一批低值易耗品全部由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价款15万元,误记固定资产,至年底已计提折旧30000元;公司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五成摊销法。
会计差错:将低值易耗品误作固定资产,同时误提折旧,漏摊低值易耗品
更正分录: 借:低值易耗品150 000
贷:固定资产 150 000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75 000 (150 000/2)
贷:低值易耗品 75 000
备注: 五五摊销法各位同学可以参照教材第84页
借:累计折旧 30 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 30 000
2、08年1月2日,公司以2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会计和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均为8年,但08年公司对该项专利未予摊销。
会计差错:无形资产共计少摊销2年,其中1年属于上年度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 000 (2 000 000/8=250 000)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250 000
贷:累计摊销 500 000
3、08年11月,公司销售产品一批,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已确认收入1500万元,其销售成本1100万元尚未结转。
会计差错:上年度销售成本少结转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11 000 000
假设无形资产2008年度少摊销的金额、销售成本少列支的金额仍然税务部门允许在发现年度税前列支,但列支的摊销额会计处理上仍作为2008年的损益调整。且2008-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
上述调整分录影响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无形资产少摊销25万元+销售成本少结转1100万元)=-1125万元
上述调整分录影响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少摊销低值易耗品7.5万元-误记入的固定资产多折旧1.5万元+无形资产少摊销25万元)=-31万元
则:2008年多提所得税=1125×25%=281.25万元
2009年多提所得税=31×25%=7.75万元
更正分录: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1.25万元
所得税费用 -7.75万元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6.5万元
2008年度多提盈余公积=(1125-281.25)×10%=84.375万元
2009年度多提盈余公积=(31-7.75)×10%=2.325万元
2年盈余公积合计共多提86.7万元
更正分录: 借: 利润分配432.75万元 (1125-28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32.75万元
借:盈余公积 86.7万元
贷:利润分配 86.7万元
备注:假设的内容可以不写
习题二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80 000+30 600+(10 000-34 000)+4 000-1 000=189 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