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2018-09-12 22:54

2010北京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1)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1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注:这是一篇较为传统的?旧文化作文?,但同时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从谭蘅君老师关于文化作文的概念来判断,一它具有雅语的特征,是经过雅语训练,并能优美表达的作文。二是不管它运用什么材料,古代也罢,当代也罢,材料只是一种载体或手段,关键是文章里有没有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确认:这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

2009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知之 行之 思之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

2

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点评】点评人:胡家俊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第一考察点,本文围绕?常识?这一主题词作文,对?常识?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作者从?易有三训?开始,导引出?常识?的三种境界。然后从如何应用?常识?的三种境界,分别论述对于?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相对于众多考生对于?常识?的平面理解,该考生的理解深刻程度是要高人一筹的。

在表达方面,本文论证技巧运用娴熟,把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到文章中去,论据的使用精而恰当。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文章语言流畅,且略带古典气息。说这是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高考作文,实为不过。

当然,本文也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运用古语时,记得不够准确。例如:?老子曰:‘大象若希’?应为?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还有?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原文来自《大学》,应为:?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考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致记得古籍的意思,尽管引用还不够准确,但瑕不掩瑜,作者的阅读视野、文化底蕴还是值得肯定,值得学习的。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浙江某名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合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