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三幕戏犹如三帧风俗画卷,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概括了50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它深刻地揭示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切所谓的改良主义、个人奋斗、“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 3、下面有关《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B.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C.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他就靠卖菜为生,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
3
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D.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E.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4、下面有关《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康梁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台表演,一方面是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松二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裕泰茶馆老板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
B.在第二、第三幕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托拉斯”,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C.《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情节体现人物”,“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D.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旧时代的冲突。
E.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5、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茶馆》的一个特色。下面选项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是王利发说的,是接着唐铁嘴说的“感谢这个年月”后说的,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 B.“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 是庞太监说的,这些话活画出了他甘为洋奴、毫不觉悟的丑恶灵魂。 C.“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是松二爷说的,表明封建社会造就了松二爷的软弱无能。 D.“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 是唐铁嘴说的,表明了无赖气,说明了他不以作恶为耻的道德标准是那个社会造成的。 E.“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是常四爷说的,这是他最后绝望的呼喊,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
6、下面有关《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剧本通过难民、穿着破军装的大兵,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B.剧本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茶馆的变迁来见证历史的变迁,通过茶馆命运的变化来象征时代和社会的命运变化,《茶馆》最后的倒闭也象征着动荡时代和黑暗社会的结束与被埋葬。 C.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说明巡警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有着重要作用。
D.王利发“不打发”难民,却把钞票递给巡警、大兵,说明他有欺软怕硬之嫌,也是在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用批评的笔调表现了他。
E.大兵的行讨和强要,既揭示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战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灾难。 7、根据原著《茶馆》,分析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的性格特征。 8、“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请围绕《茶馆》中“莫谈国事”纸条的变化,分别概括三幕剧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9、《茶馆》三幕戏,截取了旧中国三个反动时代的横断面。请分别说出三幕戏所反映的时代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茶馆》的主旨。
4
[参考答案]
1、B E(B项贯穿全剧的典型人物应该是王利发;E项秦仲义是民族资本家,常四爷是八旗子弟。) 2、A D(A.抗战胜利后的国民政府;D.王利发自杀)
3、C D(C项卖菜为生的是常四爷,松二爷终日无所事事;D项中秦仲义、康顺子不是兵痞) 4、A C(A项松二爷应为常四爷;C项“以情节体现人物”应为“以人物带动故事”) 5、B D(B项应为唐铁嘴所说;D项应为刘麻子所说)
6、C D(C项表现巡警凶狠、狡猾、贪婪;D项王利发同情难民,但又无能为力,他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
7、答:要点提示:①王利发:胆小、自私、精明干练,谦恭周到。②秦仲义:热情、有追求。主张实业救国。③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风霜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