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十七大专题复习资料(方法技巧详解)

2018-09-12 22:57

方法技巧:如何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等因素进行判断。 1.气温:

1)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 2) 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3)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空气污染物的滞留。 2.降水:

1)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2) 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

水状况。

【典型例题】(2014·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列各题。

1.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维过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A 2.A

练习: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015届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2.指出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河北省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3.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下题

5.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于山顶,始终可看见河中行驶的船只 B.B处流水侵蚀严重,形成“U”型谷

C.C处在迎风坡,降水量比B处更多 D.D处于河流西岸,水深、流急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下题。

6.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 A.6月上旬 月中旬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2012年4月以来,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

B.9月中旬

C.11月下旬

D.12

7.对于图中P点的降水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P地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夏季气温较高,对流活动旺盛,多对流雨 ③夏秋多气旋活动,多台风雨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读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8.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 A.①地气温肯定较②地高 B.②地为分水岭

C.③地降水较①地丰富 D.④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2014·新课标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9.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10.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答案】1.B地降水多于C地。B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解析】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夏季风为东南风,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多。

【答案】2.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且海拔比乙地低。(或答乙地寒流、离岸风、海拔高)

【解析】甲位于东部沿海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乙地在西部海岸,沿岸为离岸风,沿海有寒流经过,所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降水量大于乙地。 【答案】3.A

【解析】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判断出a位于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条件好;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b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较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因此A正确。 【答案】4.B

【解析】根据海拔高度变化,等温线a的温度低于b。丙地与甲地位于同一海拔高度,但是甲地的温度高于丙地,同理,乙地气温高于同一海拔的丁地。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是山谷地形,也就是说同一海拔山谷北坡气温高于山谷南南气温,所以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A可能。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B不可能,选B。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C可能。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D可能。 【答案】5.D

【解析】在A处朝西北方向观察河流,视线有障碍;B处为山谷地形,流水侵蚀严重,形成“V”型谷;结合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地中海地区,冬季盛行西南风,故B处降水量大于C地;D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水深、流急。 【答案】6.C

【解析】根据材料,虚线L2坡度为45°,该地纬度是30°N,结合图中指向标,L2坡是阳坡,一年中正午吸收太阳辐射最多时,应是直射坡面时。此时太阳直

射点纬度约是15°S,离11月下旬最近。 【答案】7.D

【解析】冬季,盛行西北季风,P点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P点纬度低,夏季气温高,对流活动旺盛,多对流雨;夏秋季节,位于副热带海区,多形成气旋,多台风雨。 【答案】8.C

2018年高考地理二十七大专题复习资料(方法技巧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高考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