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都需消耗能量ATP,A项错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有两种,即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线粒体外膜的作用是将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而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面积,其上面分布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C项正确;变形虫和草履虫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D项错误。 3. 判断正误
(1)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011·北京,3A)
( )
( )
( )
(2)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2011·江苏,10D)
( ) ( )
(3)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2011·重庆卷,1A)
(4)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2010·新课标全国,1B) 答案 (1)× (2)× (3)√ (4)× 模拟题组
( )
4.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
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答案 D
解析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细胞膜流动性增强。图示数据能说明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而不是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5. 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
是
(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C.浆细胞(效应B细胞) 答案 D
解析 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项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项中的细胞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项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D项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 6. 读图回答问题:
Ⅰ.图1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只有在_____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_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结构4是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物质通过[2]运出细胞核。
(4)图中可见[1]__________和[5]________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Ⅱ.为了研究细胞核的功能,用动物受精卵按图2所做的三个实验。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细胞核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真核 电子 (2)核仁 (3)染色质 DNA RNA (4)内质网 核膜
Ⅱ.(1)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2)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3)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苏丹
Ⅳ试剂出现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答案 D
解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脂肪与苏丹Ⅳ试剂反应出现红色。故该物质成分是脂蛋白。
2.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
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磷脂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答案 B
B.多糖和蛋白质 D.胆固醇和蛋白质
B.磷脂
( )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 从题意中可以看出,识别器具备的应该是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在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
3.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细胞膜内外侧结构具有对称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可
以运动 答案 C
解析 图中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其中a为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c为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外侧往往分布有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而内侧没有,所以细胞膜具有不对称性。 4. 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