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轮复习要注意锻炼应试心理,提高应试能力,以便能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注重策略,多种方式,训练答题能力
1、用二轮复习考卷来巩固卷一的12个单选题,限时半小时完成。
2、多方搜集资料结合二轮复习材料进行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3、用“二轮复习资料”进行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巩固提高。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文训练。
5、每周一套“综合模拟题”,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答题能力,二是查缺补漏。
6、利用课下作业,完成以下内容:(1)积累;(2)默写;(3)表达运用练习; (4)书写。
6
高三第三轮复习
时间:2016、4至2016、6 一、 复习要点如下:
(一)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
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这些都是属于识记的东西,前两轮复习积累的东西比
较多,容易出现记不准、记不牢的情况,这就需要“学而时习之”。紧张的复习时间,不可能拿出太多来重新识记,但是可以在平时多留心,训练讲解的时候,老师尽力拓展得广一些,把以往记忆里的东西强化一下,以便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出来。
病句辨析修改及标点符号应用,这两块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老师基本上都给总结出了规律性、条理性的东西。现在可以重新梳理一遍。比如病句的几个常见类型,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如问号应用时的几个注意事项:选择问句,倒装问句,非疑问句等,做到心中有数,遇到具体题目时迅速归类,能很快得出正确的答案。
语言表达部分,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等,属于应用的范畴,也可以说属于广义的写作范畴。像扩展语句、仿写句子,就不仅仅要注意理论上的知识,更要实际训练。很多同学手头的语文资料,模拟试卷也不少,但我发现他们往往只做试卷的第一部分(选择题),对于第二部分,只是浏览一下,不实际去做、去写。事实表明,只有做的题目多了,才能形成良好的做题感觉。光看不动手,会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看起来不难,但是由于表达不好,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强,出现得不到全分的现象。如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是可以弥补的。
(二)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目前复习的“精”字体现在这一章里,就在于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规范。
7
(三)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的前几题都是选择题。实词的意义,文段内容的理解,对于久经
考验的高三学生来说,不算太难;而文言虚词的比较选择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于学生不能把以往学过的文言知识与现在的考题联系起来。这最后的复习阶段就要帮助同学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算一句从没学过、见过的文言语句,也可以从记忆里找出与之相似的虚词用法,回到问题上来,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诗歌鉴赏也要落到细处。比如对诗词的整体鉴赏,我给学生归纳了一个“模式”,要求他们把这个“模式”记在心里,在考试的时候,随机应变,试题出哪一部分,就截取哪一部分应答。这个“模式”就是:本作品是一首(内容)(诗,词,曲),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整体感知(风格)。事实证明,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个“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另外,这一时期,还要强化同学们对一些鉴赏术语的记忆和应用。比如评价诗歌风格常用的词语,鉴赏诗歌语言常用的词语等,虽说有点机械,但效果挺好的。
(四) 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第一轮复习是按章节进行的,二三轮就都是综合训练
了。我特意总结了做这类题目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谓技巧择精。比如,大阅读经常有这样的题目:某一自然段或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让同学们见到这类题就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上的作用,是点题,是升华,是表达感情??一是结构上的作用,是铺垫,是过渡还是照应等。还比如,试题问某句在文中的含义,这样的题目,学生往往答不全面,或者回答混乱。我提醒他们,一是分析字面意思,一是理解深层含义,两者缺一不可。再比如,有些文
8
章引用了很多诗句、神话传说或者名人名言,如果要分析它的作用,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对文章形式上的作用,如增加了文章的典雅色彩或营造了浪漫主义的氛围等。在考试前教给学生这些技巧,让他们见到题目不慌张,不盲目,可提高得分率。
(五) 写作
这一阶段我主要训练学生们的发展等级这一块。在循规蹈矩、求稳的基础上
为文章尽可能地增加一些亮点:比如为文章选一个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题目,增加表达的文才,还比如,对一些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训练他们写一些有深度的东西。有了这些亮点,才有可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 学法指导
(一) 梳理知识体系,找出薄弱环节,逐个击破
复习的“精”字事实上还体现在补缺补差方面。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引导、提示他们找出自己的“软肋”,强化之,提高之。 (二) 回归课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高考语文科目的考查,特别是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不超过学过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可以指导学生在考前把六册课本特别是文言文再通览一遍,为知识迁移做好最后的准备。 (三) 强化实践,提高应试技巧
高三一年题海遨游,学生们普遍感到疲惫了,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阶段更不能放松,要善始善终,每一道题都要完整地做,积累做题技巧。事实证明,用心地做好一道题,找出规律性的答题技巧,比走马观花地看几十道题都有效果。
(四) 关注命题动态,以不变应万变
老师要多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适时调整复习计划。当
9
然了,要学生充满信心,放稳心态,鼓励他们,不论高考题目怎么变,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做了,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上高考考场!
综上所述,高三复习的最后一个月,我们的复习将做到精益求精,巩固以前两轮复习的成果,并力争继续迈上一个新台阶,使得高考语文分数稳中求升,从而使整体的高考成绩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