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
2、口才是才能 。
3、作为言语活动,口语通过口耳相传,转瞬即逝,具有特征。
4、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子 使楚、 烛之武 退秦师、 邹忌 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6、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作者是
13、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14、现代语言学家将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为
16、七大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
17、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19、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0、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是
21、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分
26、演讲活动的主体包括 演讲者 和 听众 。
28、演讲是一种具有 社会性 、 现实性 和 艺术性 的信息传达活动。
32、演讲稿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36,是指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起伏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是多种口语基本技巧的整体体现。
55、演讲者取得全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有。
56、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亦把文学作品转化为 有声语言 的创作活动。
57、通过朗诵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对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 口语 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58、绝大多数的朗诵都是面对广大
59、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60、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和文章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61、朗诵的对象主要是中的大段台词。
62、朗诵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楚地表达的内容。
63、感受的作用在于把朗诵者的思维引向
64、语句的重音分为“ 语法重音 ”和“强调重音”两种。
65、语句停顿是指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语音停歇现象,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和
66、戏剧是集文学、
67、即兴演讲的特点有临场发挥性、
72、论辩可以分为五大类,即,和
日常辩论 。
73、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78、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调乏味的概括描述,而要用生动形象的 实例 来展示自己的特长的,素质和能力
79、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扬长避短 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调整思路。
80、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职业类和刁钻类四大类。
81、口试时应试者必须首先听清或看清题意,把握,了解出题目者主要考我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
82、面试中虚实都要运用得当。实要实的,虚要虚的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83、社交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84、社交语言,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或才能。
85、语言,文字 图表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而方便的传递方式。
86、能够娴熟的运用
二、 选择题
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 C )。
A.个人才能 B.集体意识 C.合作能力 D.沟通技巧
2、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封建社会的特点是( B )。
A.重说轻写 B.重写轻说 C.发展个性 D.崇尚民主
3、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 C )。
A.春秋时期 B.封建时期 C.五四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后
4、我国现代口才水平状况( C )。
A.很高 B.令人满意 C. 不令人满意 D.极低
6、道歉的主要作用是( D )。
A.转化矛盾 B.消除影响 C.改变态度 D.有利于解决问题
11、口才是( ABC )。
A.交际能力的体现 B. 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
C.个人综合才能 D.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物质
E.与生俱来的能力
12、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因为( ABC )。
A.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B. 人们思想十分活跃
C.百家争鸣的民主风尚 D. 封建集权的加强
E.皇权至上的政治氛围
21、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 C )。
A.五大方言区 B.六大方言区 C. 七大方言区 D. 八大方言区
22、客家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C )。
A.香港话 B.澳门话 C.广东梅县话 D.广西阳朔话
23、粤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A )。
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4、吴方言的事代表方言是( D )。
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5、四川话属于( A )。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6、南京话属于( A )。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7、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明清时期称( B )。
A.通语 B.官话 C.国语 D.普通话
28、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春秋时期称( D )。
A.通语 B.官话 C.国语 D.雅言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的一年是( D )。
A.1955年 B. 1956年 C. 2000年 D. 2001年
3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把普通话水平分为( A )。
A.三级六等 B.甲乙两级
C.及格和不及格 D. 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33、有人在门口说话,不用看你就知道是妈妈来了,你的判断依据主要是( A )。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34、在参与发音的器官中,口腔属于( C )。
A.呼吸器官 B.发音器官 C.共鸣器官 D.咬字器官
35、在参与发音的器官中,声带属于( B )。
A.呼吸器官 B.发音器官 C.共鸣器官 D.咬字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