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治理投资情况

2021-09-24 13:47

一.国家总体湿地规划治理投资情况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要)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要) (三)主要目标。5年完成新造林3000万公顷、森林3 抚育经营(含低效林改造) 3500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20亿株。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 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到84亿吨,重点区域生 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万 亿元,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 布局更趋合理;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到2015年林业 发展主要指标如下: ◆ 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 ◆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面积达到1.13亿公顷; ◆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000万公顷以上; 湿地面积达到424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上; ◆ 湿地面积达到424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上; 4248万公顷 55%以上 ◆ 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稳定在13%左右, 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面积达到7200万公顷以上; ◆ 9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80%以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 护; ◆ 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达到11.2平方米,村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 ◆ 商品材年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人工林商品材供4 应率达到70%左右; ◆ 主要经济林产品总产量达到2亿吨,产值7000亿元; ◆ 林业生物质能源占我国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 ◆ 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全部实现基地供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 ◆ 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 ◆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 集体林地确权率和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0%以上; ◆ 林业生产累计直接提供就业机会100亿个工日; ◆ 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个,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森林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8 亿人次,产值70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一是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实施林业重 点生态工程,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切实保护天然林和原 始森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三北” 、长江和 沿海等重点防护林体系,推进全民义务植树,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人 工修复,努力建设以林草植被为主、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 屏障。二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全面加强对湿地 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的抢救性保护和对

自然湿地的保护监管, 的抢救性保护和对自然湿地的保护监管,对退化或面临威胁的重要湿地进行生 态补水、污染治理、限养限用、保育结合等综合治理, 态补水、污染治理、限养限用、保育结合等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国际和国家重 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 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鸟类迁飞 网络和跨流域、跨地区湿地,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功能。 网络和跨流域、跨地区湿地,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功能。三是治理和修复荒漠生 态系统。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统筹规划全国防沙治沙工 作,加大《防沙治沙法》宣传和执法力度,全面落实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启动 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 建设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全国防沙治沙综合 示范区,恢复林草植被,构建以林为主、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四是维护和 发展生物多样性。大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和改善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救护、驯养繁殖(培植) 、 基因保护体系,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强野生动植 物种进出口管理,推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中国湿地缺乏保护面积锐减 成经济发展牺牲品 2011年01月17日23:59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郭芳 宋雪莲 “十一五”90亿投资仅落实三成 十一五”90亿投资仅落实三成 “国家必须要加大力度对湿地保护进行投入。如果再不重视,未来红树林的保护 仍然没有保证。 ”刘中奇副厅长很担忧。 缺钱——这是一个被列入保护区范围的湿地普遍面临的大尴尬。 黑龙江省集贤县的安邦河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最早成立的一个省级自然保护 区,其前身是一个芦苇公司。在变身为保护区之后,它仍然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单 位。 这个保护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目前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主要办法包括: 一是把部分湿地出租给农户做耕地,又称“以耕养湿”;二是在保护区内发展湿地 生态旅游。 然而,从严格保护的角度看,这两个办法都不“合规” 。尤其是“以耕养湿” 。 这位负责人抱怨说,“但我们几乎一点没得到国家的资金补助。国家想把湿 地保护好,一点不投资恐怕难度就非常大。我们也要吃饭和开支,只能出租土地, 可是土地出租了还怎么保护?不存在矛盾吗?” 这并非个案。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在黑龙江省一些保护区内,“以耕养湿”的 现象并不罕见。资金投入的不足,也几乎成为每一个保护区抱怨的重点。 “十一五” 期间,国

务院批准了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根据该规划, “十一五”期间保护工程总投资90亿元,其中中央是42亿元,地方配套48亿元。 但实际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资金,都没有足额到位。整个“十一五”期 间中央累计投入14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7亿元。 而且在一些地方,中央与地方的投入比例已经失衡。 “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严重 不足。国家如果来1块钱,地方要配4块钱,这对西部地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配到 最后都是假的,即使承诺了,但最后用完国家那1块也就完了。 ”在2010年11月16 日召开的全国湿地保护年会的小组讨论会上,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沈晓春提出, 希望国家对西部地区不再提配套的问题。他坦言,资金配套令他非常头疼。 “中央拿4块,地方配1块,西部都做不到。 ”讨论会上,坐在沈晓春旁边的另一 位西部地区官员忍不住插话。 当然,中央也拿不出“4块”“十一五”规划中央投资的到位率仅为38.4%。 。 “即便如此我们也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在财政资金上是 拿了钱的。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家投资850万元治理青海湖湿地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投资850万元治理青海湖湿地项目正式启动 850 2011年10月18日 11:21 张利锋 何淑芳 来源:青海新闻网 热点专题手机看 新闻 10月17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刚察、海晏、天峻等县乡相关方 面签订《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责任书》 ,由国家专项投资850万元的青海湖 湿地治理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从当日召开的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工作会议上获悉,850万元 的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投资全部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建设期两年,主要用 于对青海湖13万亩沼泽湿地进行封育,实施保护与恢复。项目涉及青海湖保护 区鸟岛、海心山、布哈河三角洲、布哈河河口,天峻县新源镇、刚察县泉吉乡、 海晏县甘子河乡、共和县石乃亥乡和黑马河乡等一区四县10个区域。 作为中国七大重要湿地之一的青海湖,有着青藏高原“加湿器”之称,对丰 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调节西北地区气候、保持水源涵养、维持生态平衡起 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湿地公约》名录的国际重要湿 地。二.各地区湿地投资情况1.北京: 1.北京: 北京 北京5 北京5年内将建成十大市级湿地公园 2011-08-25 14:39:40 来源:京郊日报 [提要]本市日前已将湿地保护列入“十二五”规划,启动了最大规模的湿地恢复 行动。湿地是北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 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等多种功能。 本市日前

全国湿地治理投资情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