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2021-09-24 13:47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经济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资源分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必须花费一定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反之,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3.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实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验数据加以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被称作实证经济学。

4.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使用规范分析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规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

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

2

答: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解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即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分配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又也叫作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

第二章

简答题

1.需求价格弹性、商品价格和厂商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需求价格弹性、商品价格和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1)当Edp>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2)当Edp=1时,厂商销售收入与价格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dp=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因此当厂商降价或涨价时,其总收益不变。

3

(3)当Edp<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正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4)当Edp=0时,降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5)当Edp=∞时,既定价格下,厂商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收益会减少为零。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物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

5.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4

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少。

7.恩格尔曲线:是表示家庭或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简答题

1.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对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收入效应也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它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

5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3.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技术水平和产量不变的条件,厂商为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5.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指在技术水平既定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在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使产量最大或者产量既定时使总成本最小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最优组合。

6.规模报酬:是指在长期中,在生产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同时、同方向、同幅度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简答题

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的种类与原因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持续等量地增加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开始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某个特定值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将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全国湿地治理投资情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