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从技术层面看,存在先进技术缺失和缺乏高级专业人员等现象
1.内部审计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要采取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查阅财务报表、账册、会计凭汪等财务资料。抽查有代表性的业务案卷等方法,使用技术过于单一,使许多内部审计工作只停留在了解基本情况、统计基本数据,以及差错防弊等初级阶段。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形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保
证执业质量。但是,目前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人员中受过系
统审计业务培训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是抽调单位骨干会计参加,这样能
够确保参加内审的审计人员所掌握的财务专业知识无可质疑,但大多数
财务人员审计知识匮乏,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系统深入地排查线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包括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人员。还有法律、统计、金融和企业管理专业以及与企业业务相关的专业人员。但放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主力大都是单位的会计人员,这样的内部审计
队伍,无法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三)从认识层面看,存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平衡现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汁的工作
效果,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就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
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反之.将阻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降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但目前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仍存在两类错
一195—
审计
●审计工作
误认识:一类可以概括为内部审计否定论,这种观点中有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经济效益问题,无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单位财务收支行为的记账工作.从成本效益原则分析,不需要内部审计;有人认为,内部审计都是自己人审自己人。不过足走过场。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还有人认为,如今的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
行.以及比较频繁的政府审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已经足够,内部审计没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另一类是内部审计绝对论,这种观点夸大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这两种错跌认识都不利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第一种观点更加普遍。
(四)从实践层面看,存在独立性较差和工审矛盾等现象
1.内部审计独立性亟待提高。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对内部审计也是如此。按照《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属性标准”中“独立性”的标准可以界定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的独立性,即组织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通报结果时,内部审计工作应免受干扰:二是个人的客观性,即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不受限制的t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但从现状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独立性都是比较差的,表现为:一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专门内部审计机构;有的虽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没有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使用一班人马;还有的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这些机构没有高于一般机构的特殊地位,因此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目前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都是比较有限的,内部审计时主要是抽调负责各家账务的财务人员,而平时这些会计在业务学习、开会等机会都有较频繁接触,或者相当熟悉,此外,审计人员与各被审单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2.工审矛盾需进一步协调。工审矛盾即参加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本职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之间在时间、精力方面所产生的矛盾,这是无专门内部审计机构、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的单位所特有的矛盾,而且是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所必须面对的矛盾。因为整个审计
过程从拟订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续跟踪审计等都需要
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作保障,由于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
内部审计人员,许多参加审计的人员都是兼职,本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上都是业务骨干,审计工作难免总被打扰,因此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审计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3.内部审计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
达到奋斗目标,必须要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内在动力来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启发人的积极性的决定因素。外在压力来源于社会环境中的竞争机制。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干多干少
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既无内在动力,更没有外在动力,极大挫伤了工作人员积极性。
4.审计内容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因此,内部审计的重点也不尽相同。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围绕财务收支情况展开,内容过于单一,而且一味注重事后监督,强调差错防弊,这样会使内部审计的路子越走越窄。
三、进一步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并非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能够从解决外部矛盾入手,逐步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以解决内
部矛盾为本,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这样通过内外部矛盾的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完全能够克服目前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其监督、控制和服务的作用,实现内部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增值的目标。
(一)从外部矛盾入手.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要抓紧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依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和财经
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同时,面对内部审计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杜绝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状,从而逐步建立有行政事业单位特色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