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 吉林大学 第四版 王望予(7)

2021-09-24 14:05

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

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及噪声。

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改善离合器接合平顺性。

第五节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扭转减振器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特性。 单级线性减振器广泛应用于汽油机汽车中。

在柴油机汽车中,目前广泛采用具有怠速级的两级或三级非线性扭转减振器。

在扭转减振器中,也有采用橡胶代替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以液体阻尼器代替干摩擦阻尼的新结构。

减振器的扭转刚度κθ,和阻尼摩擦元件间的阻尼摩擦转矩Tμ,是两个主要

1、极限转矩Tj

即限位销起作用时的转矩。它受限于减振弹簧的许用应力等因素,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般可取

根据扭转刚度的定义,κφ=T/φ,则

6、减振弹簧个数Zj Zj参照表2-6选取。

目前通用的从动盘减振器在特性上存在如下局限性:

1)它不能使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发动机怠速转速以下,因此不能避免怠速时的共振。

2)它在发动机实用转速范围1000~2000r/min内,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来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

第五节结束!

第六节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1、对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1)踏板力要尽可能小,乘用车一般在80~150N范围内,商用车不大于150~200N。


汽车设计 吉林大学 第四版 王望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七章_消化系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