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最后一个自然段
据介绍,石岭村委会成员中,除了由镇里支付工资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及两个副主任以外,其余领导成员可由刘群任命。“刘群可安排副主任或主任助理,名额不限,但工资自付。”刘群拟设的机构,包括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福利保障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今后将成为石岭村的重要决策机构,但他们只对刘群负责。这实际上弱化了村民自治,也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权力格局。
材料里介绍了刘群的一些管理方法、干部任命方式、组织架构等。实际上表明一些富人可能出现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破坏农村权力结构的状况。 条件:提升素质,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材料2
“有钱了,富人想当官是很自然的事情。”一些村民说。一些研究人员也认为,富人跃上农村的政治舞台虽然已成趋势,可随之而来的贿选、精力分散、以权谋私等问题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多受诟病。
竞选“村官”时渗入经济手段,是否影响选举的公正公平?捐资竞选是不是贿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基本肯定,但需规范和引导。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指出,对这种现象妄下定语是不切实际的,过分的担心也没有必要,对此行为求全责备更不必。
条件:加强立法,规范和引导现代乡绅行为,避免贿选、以权谋私等弊端的发生 材料6
富人争当村官的动机大致有三个:为民服务,助民致富;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多空间,为个人谋利;实现个人理想造福乡梓的一种奉献。如果企业赢利能与村民的收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多结合起来,也无可非议。如果当选目标只是为了自己赢利,不顾甚至损害村民的利益、社区的公共利益,这就需要警惕,并且要有效制止。
富人争当村官,有可能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过过官瘾,应该努力为民服务 条件:转变观念,由官本位向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转变; 材料6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乡镇干部认为,在这些由富人群体组成的村干部团队中,确实存在利用手中权力进入更高平台、发展更好人脉、进一步谋求或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做法,甚至不排除在村集体经济中做手脚、捞好处、发展壮大自己家族势力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党国英说,发达地区部分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事实上该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开放性地区。这些地区的乡村居民对民主政治有强烈需求。乡村社会新崛起的富人阶层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最强烈。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过问政治;二是他们所从事的市场活动需要稳定的政治规则来降低不
8
华图教研中心 国考申论内部讲义
确定性,以保证投资获利的稳定预期,而民主政治是最可以降低不确定性的。
第一段讲了一些富人做手脚壮大自己家族势力,说明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第二段说明乡村居民对民主政治的强烈需求,要实现民主政治,首先要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 条件: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去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参考答案】 作用:
1、管理乡村公共事务。
2、搭建官方与民众沟通的桥梁。 3、维系宗族礼法。 条件:
1、政策支持,改革户籍制度,畅通企业家返乡渠道。 2、加强立法,规范现代乡绅行为,避免贿选等弊端的发生。 3、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去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4、转变观念,由官本位向服务人民转变; 5、提升素质,增强现代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赋分说明】
1. 乡绅作用:管理公共事务、搭建沟通桥梁、维系宗族礼法三个关键词,每个一分,答到
3个可得3分。
2. 转变条件:政策支持、立法规范、民主意识、转变观念和提升素质五个关键词,每个3
分,答到4个以上可得12分,相关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材料1中提到:“刘群相信一个观点,农村最缺的不是钱,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请以此为话题,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正确,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以“刘群相信一个观点,农村最缺的不是钱,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为话题。明显这句话是一句分析性比较强的语句,在分析农村最缺的是什么。由此我们给这篇定写作基调的时候,最好是把分析和论证部分的篇幅写的更多些。
9
华图教研中心 国考申论内部讲义
参考写作结构:
第1段:联系材料中的这句话,表明观点,农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第2段:过渡,引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最缺的是人才
若干段:写出两个原因:一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某段:过渡,引出第二个问题,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若干段:分别阐述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管理和领导的人才、市场运作方面的人才。 最后一段:稍微写一些对策,如何引进或培养人才。
【参考范文】
人才——农村发展的关键
在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关怀和农民自身的努力下农村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种背景之下,连地处偏远的重庆垫江县一个新当选的村主任刘群提出农村不缺钱,缺的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
在我看来刘群主任的这个说法是非常有见地的,它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对农村现状敏锐的观察的结晶,点中农业发展的死穴。为什么说农村最缺乏的是人才呢?
——农村人才缺乏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
农村人才的缺乏是农村的现状。成为城里人是大多数农村人的梦想,以前受到户籍和大学招生数量的限制,想改变农村人的身份的机会少得可怜。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通过考大学,通过打工,通过经商在城市买了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城里人。城市的就像一个磁铁,把各种各样的农村人才都吸进来,而农村则变成了空心村。
——农村人才缺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基础就是人才。所有的地方都在争抢人才,在现代社会缺乏人才不会是农村的特有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都必然的存在的情况。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在和城市竞争中要留住人才压力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