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范小青谈到对韩剧热的看法称:关于美剧、韩剧和国剧展开的大讨论十分有意义,应该通过比较和鉴别,发现自己的问题,做一名警醒的创作者,“如果说别人确实强过我们,那就应该知道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韩剧题材角度值得借鉴,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强调经济效益,还要坚持原创,树立精品意识。优秀的文化产品包括优秀的原创、优良的制作以及商业操作。而目前我们的一些影视作品这三者关系都是倒置的。
诚如其所说,“韩流”来袭,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文艺进行反思。时下,我们的文艺产品中,比如电影、电视、小说等,大量属于重复、复制和模仿,创造力不够,创新作品不多,这几乎成了共识,但其原因和弊病何在呢?
中公教育
如今,在文艺创造活动中,态度往往是娱乐的、功利的,这种文化态度,决定了对待文艺创作,缺少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缺少对理想的追求,违背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本质,结果把文艺创作活动当成了一种手段、一种技术活,甚至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不是把文艺创作的道德力量和内在价值作为一种思想的、审美的原则和标准,而是把欲望刺激、吸引眼球、商业功利作为“王道”,使得那些探索人性本质、回归心灵、体现人文关怀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相反那些跟风的、雷同的、消费化的、快餐式的,甚至恶搞、低俗的东西,却大行其道,流行泛滥。
当下,我们在文化艺术生产的活动中,具有了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在进行文化艺术活动时开始考虑投入和产出,考虑市场的因素,应该说,这是我们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文化艺术的活动规律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促使我们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唯艺术论”,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生活,一味闭门造车,封闭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必须研究文艺活动的接受对象,研究市场,研究商业运作规律。但是,这种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并没有处理好、把握好,而是把它们本末倒置,出现了文艺产品和市场关系的失衡。在文化艺术生产中,商业和资本的因素取代了审美的原则、思想的原则,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商业利润;而那些快速发展、无限膨
中公教育
大的“流水制造”、“复制”的文化工业,往往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这样则难以避免地扼杀了文艺创作的创造力、创新精神。
有文化媒体分析认为,韩剧成功背后的推手是国家。《纽约客》说,“韩国政府积极倡导韩流,将韩国塑造成为亚洲的好莱坞,将其视为‘软实力’的一种形式。韩流抹掉了韩国作为一个到处都散发出泡菜和大蒜味道的粗野新兴工业国家的地区名声,以繁荣兴旺、四海一家的生活画面来取代。”这足可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复制、仿造的“文化艺术”,是难以当此重任的。
从韩剧的热播,我们得到启示,在文艺创作上鼓励创新、鼓励推出新作品,从文化政策上,要为文艺的创新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巨大的外部文化推力;此外,我们更需要培养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坚守理想和信仰,重视文化艺术的精神性和创造性,尊重和理解文化艺术生产的本质规律,把握好文化艺术和市场的双赢关系,如此,我们民族焕发出蓬勃奔涌的创造力,时代的文化艺术的整体创意水准才会得到提高。
根据材料1、2、3,谈谈你对中国“文艺腿短,正因为权力手长”的认识。
中公教育
分条表述,内容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我国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过多的干预,束缚了文艺的创作,导致文艺不能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明显,文艺创作缺乏创新,缺少优秀的原创作品和艺术大师,复制模仿与商业化操作严重;缺少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放弃了文化艺术对理想的追求,娱乐化、功利化严重;一味追求商业利润,商业和资本的因素取代了审美原则。
政府要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就要减少对文化艺术发展的干预。一、执行鼓励、支持的政策,鼓励创新和多样化。二、政府通过拨款和慈善等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支持民间的非营利艺术机构,鼓励基层文化建设。三、完善保障文化发展的相关法律。四、鼓励创新,增强培养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五、文化艺术创作要坚守理想和信仰,正确处理文化艺术和市场的关系。(328字)
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