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教学资料(2)

2018-09-18 15:14

课表编排,除要遵循一般课表编排的原则外,还要结合复式教学的特点,注意教学科目的配合,把需要直接教学的科目和可以做作业的科目配合起来。如一个年级的语文课与另一个年级的劳动课或美术课配合;一个年级的数学课与另一个年级的自然课配合;音乐课、体育课、安全教育课、队会课等合并上课等。这样可以减少年级与年级的相互干扰,知识也不容易发生混合。 五、复式教学的教案制订

复式教学不同于单式教学在于:在一节课内,同时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工作头绪多,教学组织复杂,直接教学时间少。因此,复式教学特别要注重教案的制订。

1、合理进行“动”“静”搭配,安排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能力。通常把教师直接教学活动称为“动”,学生自动作业称为“静”。直接

教学是教师对一个年级面对面地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新知识、指导学生的课内外作业等。自动作业是指教师在对一个年级直接教学时,对另外一个年级所布置的教学活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默读课文、做习题、画画、写作文等。几个年级在一堂课内的“动”和“静”应当互相衔接,紧密配合。

2、教师备课要认真设计教学步骤,顺序要合理清楚。直接教学先从哪个年级开始?不同学科如何组织教学?要从学生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3、二级复式的“动”、“静”时间基本上各占二分之一。要精确分配教学时间,并在教案上注明,便于掌握。教案写法宜简不宜繁,做到简明扼要、切合实际。教案形式,以并列式教案为主。不同年级的同一学科在一张表格里,有几个年级的复式,就纵向排列成几列,每个年级的教学步骤各占一列,并认真编写。

复式教学是我国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农村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人口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搞好复式教学,对于普及小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我们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在学习新《课改》的基础上,掌握复式教学的特点,探索复式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复式班教学的一点心得

首先,提高复式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学,先是教,然后才是学。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新的教育观应该是“育人为本”,教师应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师应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二,教师应不断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走在改革前沿的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改变并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外,教师还要学会反思,每节课后都要及时反思,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既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科学、合理地进行复式班常规教学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精心准备,有效备课

复式班教案编写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得注意动静搭配的交替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复式班除了有与单式班一样的教学重点外,还应该考虑到年级重点,不能每一节课两个年级平分秋色,还要有明确的教学顺序,更重要的是复式班教案编写时要注意直接教学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要符合实际操作的要求。如果一个年级直接教学需要15分钟,那么在布置另一个年级自主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时间内所能完成的自主学习的量。自主学习的量过大,在15分钟内很难完成,学生就会马虎了事;自主学习的量过少,学生完成任

务后又无事可做,必然会坐不住,影响另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有效备课。

2.灵活多变,高效教学

复式教学,教师直接教学的时间比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多,而课堂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和单式班是相等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精讲。教师讲课要言简意赅,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复式班的教师要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有时,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合理安排,“动静”搭配

“动”与“静”的搭配是复式教学的特殊形式。“动”就是在教师直接教学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活动。“动”时教师要善于启发,指点得当,抓住重点,画龙点睛,引导得法,让学生领悟透彻。“静”是要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索,这也是一种认知活动。“静”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自学的能力去巩固、去学习、去探索新知识。一堂好的复式课,“动”“静”搭配要合理,要有灵活性,要交替进行。“动”“静”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如果太少,“静”的那一边“静”的时间过长,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果“动”“静”交替太频繁,两边都是蜻蜓点水,不利于学生做深入思考,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动”“静”搭配时基本应做到“三动”“三静”,但有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

需要灵活安排。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自觉性

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先“扶”后“放”,引导学生爱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学会,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5.培养得力助手,共同提高

复式班教学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如督促检查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辅导差生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授课上。其实, “小助手”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互相督促,最终共同进步。

6.复式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的能力

复式教学课堂上教的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往往这一边的活动干扰着那一边的教学,那一边的教学干扰着这一边的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复式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抗干扰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1)预习中培养。教师在预习前应把预习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其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例如,学生在预

复式教学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