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固学。依据教师布置的微习题,学生完成口、笔头分层巩固练习。 (2)微课补学。根据需要,继续点击学习尚未掌握的微课。 (3)查漏补缺。整理听课笔记和错题。 三、泰微课应用的主要成果
1.我校2015年获泰州市教育局表彰为“泰微课运用先进单位”。
2.陈兰彬校长主持了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微课程支持下“智慧教育”的实践研究》。
3.2015年12月,我校承办了泰州市初中英语泰微课应用现场推进会。
4.我校“353智慧教育模式”被评为2016年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5.进行了多项关于泰微课运用课题研究。如:郑云老师主持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微课程”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祥圻主持的课题研究《智慧教育的靖江模式》名列《2016年靖江市改革创新项目备案表》;秦海燕主持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臧建主持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泰州地区)《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微课的教学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谢银波主持泰州市教育规划课题《生本理念下 “微课程”耦合“翻转历史课堂”应用研究》。
附表:教学活动中运用泰微课的参考表
学习步骤 学生行为 教学理念 教学原则 课程结构 课 前 导 学 教师行为 教学评价 学测结合 微课导学 自主乐学 自主学习 自主先学 课前导学先一步 微测辅学 天赋潜能 预习生疑 自我检测 解决问题缓一步 小组问学 学而有问 合作先学 疑问初释 同学助学退一步 问题反馈 温故知新 集思广益 当堂巩固 新旧衔接 温故知新垫一步 微题知遗 以学定教 分层检测 掌握学情 交流展示润一步 以学定教 难易兼顾 课 中 助 学 展学知广 机会公平 师生共学 知智乐学 回馈问题赶一步 互助知宽 提升知高 教学民主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 质疑拓展借一步 总结提高 交流展示 小结反思跳一步 目标达成 参与学习 课 后 固 学 分层固学 学思共进 各有所获 知识巩固 分层任务让一步 讲练结合 微课补学 勤思博学 多师释疑 分层弥补 查漏补缺补一步 查漏补缺 指导学法 小结反思 网络学习宽一步 循环提升
4.我校“353智慧教育模式”被评为2016年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5.进行了多项关于泰微课运用课题研究。如:郑云老师主持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微课程”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祥圻主持的课题研究《智慧教育的靖江模式》名列《2016年靖江市改革创新项目备案表》;秦海燕主持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臧建主持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泰州地区)《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微课的教学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谢银波主持泰州市教育规划课题《生本理念下 “微课程”耦合“翻转历史课堂”应用研究》。
附表:教学活动中运用泰微课的参考表
学习步骤 学生行为 教学理念 教学原则 课程结构 课 前 导 学 教师行为 教学评价 学测结合 微课导学 自主乐学 自主学习 自主先学 课前导学先一步 微测辅学 天赋潜能 预习生疑 自我检测 解决问题缓一步 小组问学 学而有问 合作先学 疑问初释 同学助学退一步 问题反馈 温故知新 集思广益 当堂巩固 新旧衔接 温故知新垫一步 微题知遗 以学定教 分层检测 掌握学情 交流展示润一步 以学定教 难易兼顾 课 中 助 学 展学知广 机会公平 师生共学 知智乐学 回馈问题赶一步 互助知宽 提升知高 教学民主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 质疑拓展借一步 总结提高 交流展示 小结反思跳一步 目标达成 参与学习 课 后 固 学 分层固学 学思共进 各有所获 知识巩固 分层任务让一步 讲练结合 微课补学 勤思博学 多师释疑 分层弥补 查漏补缺补一步 查漏补缺 指导学法 小结反思 网络学习宽一步 循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