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6 蒲柳人家教学案【精选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2018-09-18 15:37

6、蒲柳人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2.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因此应紧扣小说的三要素来设计教学,本节课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 3.中招考点

综合历届中招考题来看,小说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1). 概括文章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 (3). 品析语言 等。 4.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兴趣较浓,但他们往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而忽视了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的方法作为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概述本文叙述的故事情节。

2.能结合文中具体的肖像、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揣摩品味,能说出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三、评价任务

1.设计一个活动,从文中选出一个具体的故事进行讲述,完成目标1.

2.从文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内容,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成目标2.

3.设计一个活动,学生先自己从文中画出最富有特色的语句,再分组讨论,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本文的艺术风格。完成目标3.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多媒体展示)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捯气(dáo) 威吓hè 驾驭yù 名讳huì 戏谑xuè 墙垣yuán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坠地 2、能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说出词语的意思。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能概述本文叙述的故事情节。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文 方法:自读课文,给文中的每个故事片段标上小标题,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一下该故事。 时间:5分钟 要求:复述故事时讲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自学检测一: 自选文中的一个人物,讲述一件该人物所做的故事。 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答案略。 教学目标2: 自学指导二: 能结合文中具体的肖像、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内容:课文 1、能说出一丈青大娘、何描写类型: 1、具体描写、概括描写 2、人物描写、环境描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每一位同学都能讲清楚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要点归纳 概述故事情节要讲清楚:谁(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方法:自学,在文中勾画圈点,再做批注。 大学问绰号时间:6分钟 要求:讲清楚: 1、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2、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 自学检测二: 指出下面语句的描写类型,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1、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方圆二三十里,找不的由来。 2、至少能说出人物的两点性格特点。 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 3

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是个英雄豪杰。因而得此雅号。 “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外貌描写)身强力壮,样样在行 “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小祖宗儿!”(语言描写)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 2、“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外貌描写) 他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动作描写) 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神态描写) “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语言描写)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侧面描写) 性格特征: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教学目标3:

自学指导三: 90%的学生能民族气派和4

揣摩品味,能说出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内容:课文 用自己的说民主作风:1、小说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2、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方法:自学,勾画圈点文中独具特色的语句,出本文一个讨论明确其特点。 时间:6分钟 要求:能把文中富有乡土气息、口语化、通俗易懂的语句画出来,并探究其创作风格。 自学检测三: 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 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 眼珠子,命根子。 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方面的语言特色。 5

九年级语文下册 6 蒲柳人家教学案【精选资料】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教学案【精选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