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植物生长素发现(2)

2018-09-23 11:09

5. 请利用温特的实验结论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并与达尔文的解释、詹森和拜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解释相比较,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 教师:温特认为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与动物激素类似,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也是发现的第一个植物激素。 那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不是到此完成了呢?既然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只有分离出这种物质,才能最终证明其存在。后来,科学家终于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并确定了其化学本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才算告一段落,整个过程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 但是,生长素的发现并没有终止植物向光性的研究,目前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仍在继续着。请看课本的楷体小字。 要求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 1. 植物体内生长素在哪些部位合成的? 2.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在哪些部位起作用呢? 二、 3. 植物体内生长素是如何从合成部位运输生长素 到起作用的部位呢? 的产生 4. 举例说明什么是极性运输。 、分布 5. 根据生长素的产生、作用及化学本质,尝和运输 试给植物激素下定义。 随堂练习: 1. 被风刮倒的玉米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方向有何特点?尝试用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对象。 见的一些现释生活中常知识尝试解节课获得的的能力。 (1)个人自学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2)利用本(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作出解释。 2. 向日葵向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要求学生分析教材“技能训练”栏的实验设三、 技 能 训 练 计方案及得出的结论,并讨论: 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 3. 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教师组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小结。 教师对科学发展过程进行小结: “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小 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一步地靠近事实结 和真相。每一位科学家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终将汇合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 括科学“线性积累、永无止境”的本质特征。

(2)进一步概(1)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评价。 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强化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系统性认识。 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植物生长素发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