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预科系12年第二届加行班第一次考试
复习范围(共110题)
《佛教基础教程(一)》
第一节课
1、什么叫做三殊胜?行持善法为何要以三殊胜摄持?你今后能否做到?
第二节课
2、请以教证概述密宗有何特点。请具体阐明密宗哪方面与显宗相同,哪方面比显宗超胜。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第三节课
3、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第四节课
4、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分别如何对治?
第五节课
5、什么叫做六垢?请一一解释。六垢对闻法有何影响?
第六节课
6、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若贪执外境,分别会有哪些过患?请用比喻一一说明。你对其中的哪个比较有体会?为什么?
第七节课
7、什么叫做内收?闻法和修行时若内收,会有什么样的过患?你平时是这样的吗?
8、闻法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疲厌的心态?产生这种心态时,应当如何对治?假如实在无法对治,那应该怎么办?
第八节课
9、请分别解释五不持的含义。怎样才能杜绝这些过患? 10、概而言之,讲述闻法方式时,“所断之行为”分为哪几种?各自讲了什么内容?请依科判大致归纳。
第九节课
11、什么叫做依止四想?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解释。
第十节课
12、为什么说人身造善业、造恶业的能力均超过其余五道?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
第十一节课
13、我们在闻法的过程中,如何于一堂课中具足六度?这样有什么功德?
怎么样学佛?
14、有些人认为:“佛法自学就可以,没必要去依止善知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你是如何依止善知识的?
什么是密宗?
15、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密宗有哪些误解?请举例说明。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 1 -
胜利道歌
16、归纳而言,本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修行次第?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胜出天神赞释
17、我们所依止的本师,需要具足什么特点?假如外道天尊也拥有这些特点,我们是否应当皈依?请说明理由。
略说忏罪
18、金刚萨埵心咒为什么能清净业障?请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菩提心的修法
19、菩提心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你今后打算怎样修菩提心?
《佛教基础教程(二)》
第2节课
20、怎么样修持六种随念?如此做有什么功德?
第3节课
21、八关斋戒有哪些戒律分支?它具备什么特点?
第5节课
22、众生的语言,归纳起来有几种?请具体阐述,并以比喻一一对应。你应该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第6节课
23、欲界众生最贪执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应当怎么样断除?若不断除有什么祸患?
第7节课
24、什么是世间八法?应该如何断除?是否只有出家人才需要断除世间八法?
25、什么叫圣者七财?你具备哪些?你是修行上的富翁,还是生活上的富翁?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第8节课
26、“财富”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才叫真正的财富?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第9节课
27、无论善法还是恶业,其轻重界限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第10节课
28、修禅定的过程中有哪五种障碍?请一一说明。为什么说它是特别可怕的一种道障?
第11节课
29、怎样通过抉择无我,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五蕴的来源是什么?外道有何不同说法?请一一剖析。按照佛教的观点,对此又如何解释?
第13节课
30、什么叫四轮人身?请详细说明你具不具足这四轮。
第15节课
31、明白轮回罪大恶极之后,我们应当做些什么?为什么?
第16节课
32、所有的痛苦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所有的安乐中,最大的安乐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 2 -
第18节课
33、内道与外道所许的涅槃有什么不同?我们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究竟涅槃?
第19节课
34、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七觉支?什么叫做七觉支?与七轮宝如何一一对应?我们凡夫人有必要修持这七种觉支吗?为什么?
第20节课
35、八正道为什么立为“道”呢?通过修持八正道,可以获得什么智慧?为什么说这种智慧涵摄了佛陀的所有教言?
《预科班加行教材》第一册
前行之重要性
36、有些人觉得:“修加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我学汉传佛教的,没有必要修这些。”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节课
37、请详细解释什么叫“三大传承”。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你平时是如何祈祷传承上师的?
第2节课
38、《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
第14节课
39、八无暇是否仅仅为藏传佛教的说法?为什么?请引用佛经的教证,详细说明何为八无暇。
第15节课
40、有些人说:“佛教和其他宗教没什么两样,都是行善的。”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第16节课
41、什么叫五种自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自”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第17节课
42、印度和藏地是否历来一直是中土?为什么?以此道理类推,请分析汉地是不是中土。
第18节课
43、“业际颠倒”主要是指什么?间接可引申为什么意思?要想不成为业际颠倒者,在实际行动中应注意些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第19节课
44、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第20节课
45、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何又叫普贤密意圣教?它会住世多长时间?请具体说明各个时期的特征。
第21节课
46、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
第22节课
47、什么是暂生缘?暂生缘八无暇包括哪些?具体怎样对治?
第23节课
48、什么是断缘心?断缘心八无暇包括哪些?是否绝对不能对治?为什么?
第24节课
- 3 -
49、为什么说暇满中只要有一种不齐全,就不具备真正修法的缘分?请用比喻加以分析。
第25节课
50、除了转生为猎人、妓女等以外,什么样的人也叫做业际颠倒?如何对治?
第26节课
51、为什么佛陀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你对此怎么理解?
第27节课
52、生起暇满难得的界限是怎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应该怎么做?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
第28节课
53、怎样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器世界最终毁灭的因是什么?
第29节课
54、怎样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怎么理解生命在呼吸之间?
第30节课
55、怎样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请从印度、藏地、汉地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第31节课
56、怎样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请从天界、人间的角度分别说明。
第32节课
57、在本课中,怎样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
第33节课
58、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预科班加行教材》第二册
第34节课
59、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什么叫做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60、什么是噶当“四依处”?请具体解释。
第35节课
61、高际必堕是从哪个侧面进行宣说无常的?为什么说亲怨、苦乐皆是无常不定的?
第36节课
62、一个人的高低贵贱、贤劣好坏是永恒的吗?为什么?请从世间、出世间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了知此理对你有何帮助? 63、在修行过程中,为什么要时时提起正知正念,将一切分别邪思转为道用?有时候的一念之差,会导致什么样的可怕后果?请引用公案加以剖析。
第37节课
64、世间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这是不是就足够了?为什么?在这方面,世间人和修行人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第38节课
65、我们平时如何在行住坐卧中观无常?本论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懂得此理有何必要? 66、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无常有哪三个层次?请一一说明。
第39节课
- 4 -
67、按照博朵瓦格西的观点,如果想专修一法,观无常则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请从五个角度加以分析。
第40节课
68、什么是轮回?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第41节课
69、八热地狱具体有哪些?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70、无间地狱为何被称为“无间”?佛经中对它有哪些描述?我们容易堕入此地狱中吗?
第42节课
71、什么叫近边地狱?在本论中,它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转生原因。
第43节课
72、八寒地狱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73、孤独地狱的众生,是如何感受痛苦的?明白这些,可遣除你的什么疑惑?
第44节课
74、对于吃素的功德和食肉的过失,请谈谈你的理解。你有短期或长期断肉茹素的打算吗?
第45节课
75、饿鬼分为哪几种?它转生的因是什么?如何对治? 76、隐住饿鬼分为哪三种?请一一说明其感受的痛苦。
第46节课
77、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 78、请总结一下堕入饿鬼的因都有哪些。若以前造过,应如何对治?
第47节课
79、修行人讲生死随缘,为什么不能自杀?自杀有何过患?
80、鬼魔真正能伤害我们吗?能伤害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明白这一点,对修行有何帮助?
第48节课
81、许多学校的课本中说:“动物的大脑结构非常低级,几乎不知何为痛苦,杀它们,它们也不觉得特别疼,所以杀动物没什么关系。”对此观点你怎么驳斥?
第49节课
82、人类有哪三大根本苦?请一一解释其定义。若要遣除这三苦,需要依靠什么方法?
第50节课
83、华智仁波切说,糌粑的背后会杀许多虫,吃糌粑就如同在吃虫。对于这句话,你怎么理解?这样说有什么必要?
第51节课
84、人到了垂暮之年时,具体会有哪些痛苦?现在的世间上,许多老年人是如何面对衰老的?作为修行人,又应当如何面对?为什么?
第52节课
85、人在生病时会有何种痛苦?面对病苦时,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心态?
86、人在死亡时会经历哪些痛苦?修行人与世间人在面对病苦、死苦时,有哪些不同?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