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①认真阅读教材,用黑色或蓝色
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1.“光荣革命”
(1)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革命先后经历了时期、两次内战时期、时期、 时期以及光荣革命。
(2)年,“”,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了。
(2)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限制。
3.小密室的演变
(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 。“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
(2) 18世纪中叶,形成并完善。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处于“”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 国家。
4.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英国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 (2)内容:年,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有(概括指出):① ②。
(3)作用:① 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② 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5.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 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日益完善,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
(二)预习检测
1.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处死了查理一世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解析:本题关键是把握“分水岭”的含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标志着一个全新历史时期的到来,这是17世纪英国历史的最大变化。B、C、D都只说到某一方面。A项符合题意。 2.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地位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换了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革命前国王专制,议会权力受限,革命后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C 项符合题意。 生成 问题 日期
自评 三、课中——合作探组评 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想一想: 1.英国的大贵族逼迫英王签署该文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 (二)互动解疑
1、阅读《权利法案》选段作答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以上选段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2)以上条文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3)该法案的颁布前后有何变化,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2、英国内阁制是如何形成、完善的?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议会改革
君主
立宪制
枢密院
责任制内阁 内阁膨胀
英国政府权力结构: 英 国 监 督 议 会 内 阁 国 王 统而 立法权 实际操纵行不治 和行政 政权、财政权司法 监督权 和部分立法独立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2.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 B.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首相与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最大获益者是 ( ) A.君主 B.工人 C.工业资产阶级 D.农民 4.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对这句话理解确切的是( ) A.议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策左右摇摆 B.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D.议会是维护王权的工具
5.在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规定下,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应是( )
A.国王 B.首相 C.上院议长 D.总理 6.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是( ) A.议会处于黄金时代
B.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C.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 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D.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7.下图是英国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最高权力中心。英国的
议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替代国王,掌握了国家大权( )
A.“光荣革命”前 B.《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颁布后 C.18世纪中叶D.19世纪70年代
8.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 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下层人民获得了选举权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③ 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说。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
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材料二 当今的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之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是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的地位和权力有何不同?
日期 自评 组评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二、(一)
1.(1)1640 议会斗争 克伦威尔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2)1688 光荣革命 2.(1)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2)王位继承法
3.(1)枢密院 最高行政机关(2)责任内阁制 议会 统而不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4.(1) 工业资产阶级 (2)1832 ①选举资格的改革 ②议会名额重新分配 (3)②工业资产阶级 5.内阁 首相 第三院
三(二)
1、(1)立法、司法、征税、军事权(2)选举自由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3)由王权至上到法律至上,议会主权,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特点:国王处于_统而不治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的重心;内阁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对议会负责;
四、1.B 2.B 3.C 4.B 5.B 6.B 7.B 8.A
9.(1)君主立宪制度。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 (2)革命前君主掌握国家实际权力,革命后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成为名义上的国家之首,国家权力的核心机构是议会。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