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果在空军高级干部会上的讲用报告(全文)

2020-05-12 08:46

林立果在空军高级干部会上的讲用报告(全文).txt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 情感 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 林立果在空军高级干部会上的讲用报告(全文)

[一九七零年七月三十一日]

刚才讲我学得好,实际上,我做得很差,距离大家所期望的、所要求的、所讲的,还差得很远,没有那么好。我今天是向首长们、向大家汇报自己的一点学习情况,“抛砖引玉”,不是什么报告。

我来到空军(部队)以后,空军首长和大家,在工作上、学习上,各方面关心我、帮助我,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工作条件。我和空军有深厚的感情、和大家有深厚的感情 。组织上和同志们要我讲一讲学习的情况,我本来不想讲,因为自己学得不好,再三推辞。但大家很诚恳,再三要求,只好讲一讲。很多问题没有把握,很不牢靠,可能有错误。因为都是自己人,所以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这对我也是一次锻炼。

今天主要汇报一下学习毛主席思想和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些体会。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主席一贯教导我们要搞调查研究。这不仅是工作方法,也是一个学习方法。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深入群众,和群众心连心。毛主席思想就是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集中上来加以提高的。所以我们到群众中、到实践中调查研究,就可以更好地学到主席思想,更好地领会主席思想,正如毛主席教导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通过调查研究,就可以防止“三脱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劳动,做到“三结合”:结合群众、结合实际、结合劳动。

我搞调查研究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部分是现实的,就是部队、工厂、学校、农村还有些科研单位;一部分是历史,翻一些历史资料,研究一些历史上的专题,象日俄战争、第二次大战、苏军进军东北等;还有一个就是专题研究一些外国资料,例如阿以战争、印尼政变、苏修侵捷等等国际上的大事;以及同国外回来的同志作调查,与XX作战和见习回来的同志座谈。工作就是这么几个方面。总之,是已毛主席思想为指针,调查古今中外的一些问题,重点是现实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学习毛主席思想,促进自己的思想革命化、科学化,建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的最近一个时期着重调查研究了这样几个问题:

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中国一定要强盛;

学习毛泽东思想;

关于空军作战方面的几个具体问题;

最后汇报一下关于调查研究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下面我逐个汇报。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出,多提宝贵意见,象老师批改小学生的卷子一样,该打X的地方就打X,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关于政治和经济的问题。

最近我跑了一些单位,发现有些人对政治和经济、政治和业务、政治和军事、经济和军事的关系搞得不太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不好。

例如:工厂有人说“政治是软指标,生产是硬指标。”也有人讲“抓政治保险,抓生产危险。”单纯抓政治,丢掉生产,在部队中也有这种情况。有的讲“抓政治保险,抓军事危险。”也有人说“政治看不见,军事来体现。”政治和军事、政治和经济、政治和业务的关系,不管那个行业、那个部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一个道理。毛泽东思想是普遍真理,各行各业,主席思想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共同的,这就叫做“隔行不隔理”。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人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不敢抓军事,不敢抓业务,形“左”实右。关于这个问题,林副主席在张家口有一次讲话,从那时以后,这个问题在部队有了相当程度的解决,对扭转这个形势用很大。这点我们在下头调查的时候,部队的同志都有这个反映。他们说,这个问题不抓的话,主席“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就落实不了。但是,现在有的地方也有另一种倾向,有的又倒转过来了,又把突出政治忽略了、减轻了。也有少数单位战略训练抓得还不够。这两种情况都有。总之发展是不平衡。

我们跑了地方的一些工厂,这个问题更普遍一点。看来,怎么正确认识和对待政治和经济、政治和军事、政治和业务,政治和各行各业的关系的问题,是有普遍意义的。今天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个题目,实际上也包括了政治和其它业务的关系。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有以下一些看法。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革命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文化大革命,主席思想深入人心,精神力量正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全国各地经济技术方面的大跃进高潮正在酝酿、正在形成、正在兴起,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的形势是大好的,整个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是大好的,这一点必须肯定。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下面主要是这两方面来讲讲我对它们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需要建立在现代经济技术的基础上,所以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列宁曾经说过:“历史演进得如此奇特,到一九一八年竟产生了社会主义的两半,互相毗邻着,正如国际帝国主义蛋壳中两个未来的鸡雏一样,德国和俄国在一九一八年再明显不过地体现了实际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等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当时徳国生产比较发达,有了经济的条件,但它没有政治条件。俄国经过了十月革命,有了政治条件,有了无产阶级政权,但它的经济比起德国来还落后很多,没有经济条件。列宁还讲,如果这两个条件结合在一个国家就好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困难就少了。所以说社会主义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政治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缺一不可。而政治条件是最主要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搞政治,但是经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社会主义不仅在政治上要比资本主义先进,比它优越,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在经济上、在技术上,也应当比资本主义先进,比它优越,这一点我们将来也能做到。所以,我们对待经济问题,要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高度、要从政治的高度、要从支援世界革命的高度来看待。离开了政治、离开了革命,单纯就经济谈经济,那就会变成经济主义、修正主义,最后政治也就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了。

在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上,有这么几种作法、这么几种倾向。一种是只要经济不要政治;另一种是空谈政治不要经济,这是极“左”的,形左实右的。实际上他不要经济,也就破坏了无产阶级政治。比如有的单位不生产,尽空谈,实际上给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这种极“左”实际上是形左实右,是对革命不负责任。光要经济不要政治不对;空谈政治不要经济也不对。还有一种就是要政治又要经济,不分主次,平起平坐,轮流突出的,这是折衷主义,实质上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政治。

用主席思想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要哪一种做法呢?我们是既要政治又要经济,以政治为主,以政治统帅经济,用抓革命来促生产。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和经济统一、政治和技术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主席又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业务、政治与军事、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技术的关系,政治总是第一,政治是统帅,政治总是头,政治总是率领军事、率领业务、率领技术的。”又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根据主席的这些教导来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政治,从根本上讲就是搞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搞经济发展生产,首先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解决生产资料和生产出来的东西归谁所有的问题,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所以,要想发展生产首先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而单纯发展生产,不搞政治,解决不了生产关系问题。只有解决了政治,只要取得了政权,才能解决生产关系,才能夺取生产资料,才能实现劳动人民的所有制。

在旧社会里,我们工人阶级是生产阶级,又是无产阶级,生产者所以无产就是因为它无权。无产阶级如果取得了政权成为有权阶级,就有了一切,就成为国家的主人。如果无产阶级不抓政治,不把政治夺到手,那就永远无产,永远不能翻身,是奴隶,是被掠夺者。即使有了政权,如果只抓生产不抓政权,那也会把政权丢掉,还要吃二遍苦,无产阶级还要变成被掠夺者。为什么呢?因为你光抓经济,不抓政权,人家抓到政权,你生产的东西再多也是人家的。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所以说,政权是总权,是一切政治和经济的所有权。任何一个掌权的阶级都把政权和巩固政权当作头等大事,都经历过激烈斗争。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不能只抓经济,如果只搞经济不搞政治,那就变成工联主义,政治没有拿到手,所有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解决不了,那就像叫化子一样只能向剥削阶级、

资产阶级乞讨。所以光提经济要求,不提政治要求,经济上的要求也得不到保证。相反,我们把政权拿到手了,把政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了,什么东西都可以从资产阶级,从剥削阶级手里夺回来。所以我们取得政权以后,也不能只搞经济建设,不抓政治,否则,我们就要陷入经济主义。

总而言之,无论是取得政权以前,还是取得政权以后,无产阶级都不能只搞经济不搞政治的单纯搞经济,不能改变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这一点在取得政权以前是这样的,取得政权以后也是这样的,否则无产阶级取得的东西还会丧失,苏修就是一个例子,经济建设成果再多,由于政权丢了,无产阶级经济地位又下降了,又变成被剥削者了。所以政治对经济来比,是占首位的,是主要的,是根本。正如前面讲的那段话我们不能用单纯的经济眼光搞经济,光看多少利润,多少钱,苏修不是光搞利润吗?刘少奇也搞利润挂帅的,我们无产阶级不能听这一套,要钱不要政权,要钱不要革命,要钱不要政权,就等于要钱不要命,政权要是丢了的话,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所有的经济成果也就白搭。

政治上,经济上,都有两条路线的斗争,经济路线要靠政权来贯彻,没有政权,再好的经济路线也得不到保证,得不到贯彻。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是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关系,不是有无关系,不能把主次关系理解为有无关系。有些极“左”的人,经济生产一点也不抓,这种倾向也不对,不能只要政治,不要经济,更不能只要经济不要政治,两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行,正如第一和第二、上和下、高和低、东和西、南和北等等,这些都是两方面相比较而存在,少了那两方面都是相比较而不在的,否定了一方面也等于否定了另一方面。没有低也没有高,比如我们这七楼会议室够高了吧,但是我们这个高是和底下那个低比较起来标高,可是和上面的天花板比还低哩。第一和第二也是比较来的,没有第一,也没有第二,也等于否定了第一。两个人赛跑,我们可以说我是第一,如果就一个人跑,那个第一是不存在的。政治和经济,是主和次的关系,否定了主,也等于否定了次;否定了次,也就否定了主。我们如果否定了政治,不搞政治,那么我们一个经济成果搞不出来,就是搞出来也会丢光了。

这些年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不仅首先集中精力抓了政治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解决政权问题,同时也很注意经济领域里的斗争。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所以政治和经济缺一不可,政治和经济是互相联系,互相发生作用的,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但是政治是首要的,是核心的。

为了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进行政治上的革命,象我们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好的例证,首先有政治上的大的发展,才推动了经济上的发展。当然,在革命过程中,生产可能暂时的局部受到一些损失,要付代价,要交点学费,但是归根结底,只有革命才能决定经济的方向,只有革命才能为经济发展扫清道路,提供新的强大的动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上几次政治大革命以后就出现过几次产业上大革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是紧密相联的,它推动了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我们国家的几次政治大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大发展。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满的经济之果,这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发展。”又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把文化大革命同发展生产对立起来,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我们调查研究过程中,走了一些工厂和农村,看到全国各地开始掀起了经济技术大发展的高潮,这是我们政治思想革命的必然结果。

例如,XX飞机发动机厂有个生产班组,文化大革命前百分之八十的活都是靠手工,老是完不成任务。由于文化大革命,主席思想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百分之八十的活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有的提高工效五十倍,有的三天完成了全年计划,工人们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十五万伏电子束焊机,现在已经正式投入生产。这种尖端设备,只有美帝才有,苏修也只有十万伏的。国内有两个研究所,过去花了三年的时间,到现在还没有投入生产。

又如,XX第一机床厂,原来设计能力年产机床二千四百台,经过文化大革命,大破修正主义的路线,干部、职工一起劳动,大搞技术革新,结果去年提前完成了七千七百五十台,此设计能力比原来翻了二翻多。

XX造船厂,是个百年老厂,文化大革命前多少年总共才造了两艘万吨轮,文化大革命还不到一年,就造了两艘万吨轮,而且这个速度越来越快,现在造“岳阳号”万吨轮的时候,只用了一九六零年造“东风号”的四分之一的劳动力。现在七天干的活,就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工作量。

在生产发展方面,也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毛主席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鞍钢宪法”、农业“八字宪法”,主要是强调政治挂帅,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强调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现两参一改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走捷径,多快好省地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条就是刘少奇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路线,他们搞“生产第一”、“利润挂帅”、“物质刺激”、“专家治厂”、“一长制”、“爬行主义”,搞少慢差费,搞资本主义复辟。两条路线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XX飞机制造厂,过去弯制导管,用苏修的落后工艺,要经过五道工序,工人们称之为“金木水火土”法,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低。后来工厂又用了三千多元的外汇,向美国买了一台弯管机,好看不好用,只能弯制一种管子。文化大革命以后,工人批判了“洋奴哲学”,批判了“洋货万能论”,自己制造了土设备,不仅可以弯各种规格的管子,而且提高工效三至五倍。

XX化工厂,过去他们生产烧碱,剩余的大量氢气都浪费了,白白放掉了。去年年底,他们经过三十七天苦战,结果试产了一炉二十多公斤的晶硅,今年预计可以年产十二吨多,只用了投资九十万元。相反,XX单晶硅厂是花了很多钱从日本把设备买来,一年多建成了,投资三千多万元,年产只有四吨多。这是两条路线很明显的对比,按照主席路线三十七天就搞成了,而买洋设备,按刘少奇那一套的话,贪大求洋,用了三千多万元,而且产量很低。所以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给我们的建设带来的损失很大。

还可以举出很多靠主席路线发展生产的例子,例如:浙江有一个公社的生产队长,为了改变北煤南调的状况,他带领二十几个社员办起了“五·七”煤井,他们挖煤没有灯,生产队的一个老太太卖了八个鸡蛋,买了煤油灯;挖煤没有水鞋,他们就光着脚挖,把挖出来的第一吨煤换来的20多块钱,买了几十斤废旧的雨鞋,把它补起来用,到今年二月,这个煤矿已经生产出二百多吨煤,虽然数量不大,但从生产队来讲,能搞到这个水平就很不简单了,说明主席思想武装了群众,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可以发挥出不可想象的威力。

衡量社会主义企业(也包括农业),我们体会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经济


林立果在空军高级干部会上的讲用报告(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教版三疑三探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