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规划自我设计书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年 月 日
大学生学业规划自我设计简介
大学生学业规划设计是指对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内容涉及德、智、体、能等方面,要求每个学生能正视和剖析自身,制定实现个人学业目标的可行性步骤。辅导员、班主任将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并定期进行跟踪督导。
一、目的:通过书面形式的学业自我设计,可使学生建立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的定期评估和反馈,指导学生及时修订和调整发展规划。
二、原则:入校设计、老师指导、定期修订、分步实施
三、内容:《大学生学业规划自我设计》涉及了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目标、课程学习目标、外语水平目标、计算机水平目标、阅读目标、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目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目标、技能与专长目标、心理素质与体能目标、求职准备等十个方面。
四、实施细则
1、新生开学的两个月内,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大学生学业总目标》和《第一学期学业设计》。
2、学生每学期一个月内对照《大学期间总目标》,总结上一学期的计划完成情况,并制定本学期的学业计划。
3、辅导员或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帮助其完善本学期的学业规划并督促其按期完成计划任务。
五、相关要求:
每学期阶段性目标和实施计划
1、要求学生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填写,总结评估上学期学业完成情况,制定本学期实施计划。
2、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经典读本。
大学生学业规划自我设计内容指导
为便于学生更加明确设计内容和方向,特制定本内容指导,以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目标
指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的提升。包括:
1、认真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
2、积极参加学校党、团课教育,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组织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争当遵纪守法的公民。 4、积极参加学校、院(部)举办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
指学生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期课程表,制定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计划。包括:
1、本学期必修课程各科成绩准备达到多少分。 2、本学期准备选修哪些课程并且达到多少分。
3、是否准备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本学期准备修完多少第二专业的学分,平均成绩多少分。
4、除课本知识外,准备在相应学科的哪些领域进行知识拓展,取得什么成绩。 5、毕业设计或论文准备取得什么成绩。 三、外语水平目标
1、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六考试。
2、是否准备学习第二外语,准备达到何种水平。 3、获得其它英语等级证书或各类比赛奖励。 四、计算机水平目标
1、获得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
2、熟练掌握何种计算机语言或何种与专业相关的应用软件。 五、阅读目标
1、本学期准备阅读的经典书籍或其他课外读物(至少两本以上)。
2、准备写几篇读书心得(至少两篇以上)。 3、希望通过阅读,增加或提高哪方面的知识水平。 六、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目标
指学生课外参加各类学生科技和创新创业活动。包括:
1、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与技能型竞赛。 2、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研究及其他学术类科研活动。 3、参加学术论文发表、创新专利申报、文学作品出版等学术创作。 七、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目标
指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包括:
1、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 2、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或社会公益劳动等。 3、为学校、院(部)或班级集体完成某项服务活动等。 八、技能与专长目标
指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培训、社会工作等获得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技术或专长。包括:
1、人际交往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沟通交流能力
4、其它的技能与专长的培养(如:书法、绘画、棋艺、机动车驾照等) 九、心理素质和体能目标
1、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 2、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3、参加校级运动会或各类文体活动,获何等奖励。 4、参加心理素质及体能训练。 十、求职准备
指学生在大三或大四期间对求职所做的准备活动。包括: 1、正确评价自己,制定理性的求职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2、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了解相关政策,获得职业信息。 3、参加就业咨询和面试,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大学生学业规划设计书
大学学业总目标 专业学习情况 获奖个数 获得相关职业 资格证书 合格/中等/优良 校级以上 校级以下 何时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何时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何时取得 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 双学位(双专业) 升学 (考研、出国深造) 我的学业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