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定义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的基本要素,以下7个要素,缺一不可。1车辆 2在道路上3在运动中 4发生事态5违章6心理状态是过错或者意外7损害后果 交通事故的分类后果分类
(1) 轻微事故: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财产损失不足200元机动车不足1000元的事故 (2) 一般事故: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轻微三人以上或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 (3) 重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重伤3人以上8人以下或财产损失3万元以下6以上 4) 特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死
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财产损失超过6万元
交通事故的特点 随机性 突发性 频发性 社会性 不可逆性 交通事故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1通安全与交通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安全与不安全的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②交通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交通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的。
静视力——人与视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的视力。
动视力——人与视标处在相对运动状态下的视力动视力随车辆行驶的速度变化而变化,速度 提高动视力降低
2.适应外界光线突然发生变化时,人眼便会出现短时间的视觉障碍,这就是人眼的适应过程。 光线突然由明亮变暗时的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称为“明适应”。“明适应”过程较快,不过数秒至一分钟,但暗适应却慢得多。 1.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头脑中的反应。
产生感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能为主体接受;二是主观的感觉能力。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反应。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驾驶员主要心理特性有哪些?1感觉与知觉2,注意3记忆,4思维,5情绪与情感,6意志 生物节律
生物体周期性改变自身状态的能力,是生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人体的生理——生物循环有多种,以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循环对工作的影响最大,它们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关键作 用。这种生理循环通常被称为生物节律。
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23天 28天 33天 4.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驱动条件:驱动力必须大于所有的阻力之和 附着条件:
汽车的通过性指标: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与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最小转弯半径 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交通条件 交通设施,道路景观
1. 道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促进作用 延缓驾驶员疲劳和紧张 视线引导,防眩 使线形走向更加明确 缓解自然环境的明暗变化 改善交通环境
2. 道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制约作用 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遮挡视线,影响视距
增加碰撞风险,加重事故严重程度 视觉误导
交通事故再现分析技术:是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基础上,以事故现场的车辆损坏情况,停止状态,人员伤害情况和各种形式的痕迹为依据,应用数学力学和工程学原理对事故的全部经过进行推断的过程,属定量分析法。
3交通事故现场1. 原始现场 是指没有遭到任何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2变动现场 也叫移动现场,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到现场勘查前,由于自然 的和人为非故意的原因,使现场的原始状态部分地或全部地受到变动的现场。
3. 伪造现场 是指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毁灭证据、逃避罪责或达到嫁祸 于人的目的,有意加以改变或布置的现场。
4. 逃逸现场 是指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在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驾 车逃逸而导致变动的现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肇事后故意 逃逸者(其性质与伪造现场相同)均从重处罚。 5. 恢复现场 是指根据有关证据材料重新布置的现场。
现场勘查的内容.现场勘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实地
调查,并将得到的结现场勘查的内容包括:时间调查 空间调查 生理心理调查 后果调查 环境条件调查果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
现场勘查程序主要有尽快赶赴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措施、保
护现场勘查、确定并监护当事人、询问当事人和调查证人、现 场复核、处理现场遗留物及恢复交通
现场勘查的方法 1沿着车辆行驶路线勘查,适用于事故发生地点痕迹清楚。
2从中心(接触点)向外围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
3从外围向中心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及物体分散、中心不明确的现场。
4分片、分段的调查,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 5从最容易受破坏的地方开始调查,适用于痕迹、物体容易受自然条件(风、雨)或过往人、车破坏的现场。
现场勘查的工作,1收集物证2现场摄影3现场丈量4车辆检验5道路鉴定6当事人检查
7绘制现场图
现场勘查的记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依据
要求:必要时可根据现场勘查恢复现场,详细叙述勘查所见情况,客观全面 交通事故多发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又称为黑点,指在较长一个时间段内,发生道路交通
事故的数量或特征与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的某些位置;
1这里的“点”,可以是一个点,一个路段,整个一条道路或某一个区域; 2较长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避免事故统计的偶然性,一般为1-3年; 3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可以指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事故损失等不同指标
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未造成人员伤亡,基本事实
清楚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愿意自行处理的事故类型。
( 一名警车即可,对现场进行拍照或者标化事故车辆处置即可撤离) 一般程序:适用于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不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认定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基本原则
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 定性原则:当事人无违法行为,不负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交通违法行为但与事故发生无因果关系,不负,,, 当事人有违法行为且与事故发生有因果关系,应付事故责任 定量原则;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破坏了路权原则是事故
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
当事人的责任大于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事故发生中起促成作用且起着被动或加重事
故后果的作用即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次要的,间接的原因,当事人的责小于对方当事人
例题:某条道路的多数路段,年平均事故率为45次/亿辆,其中某一路段每年有54次事故,
交通量为30000辆/日,试评定该路段的安全状况。 [解] (取95%置信度,则K=1,96)
该路段事故率R=491次/亿辆>上限89.28次/亿辆,交通安全状况很差,属危险路段。
正面冲突
尾坠车是车辆因某种原因而驶出路外时,在重力作用下的抛物体运动。
汽车在弯道高速行驶时,因离心力作用发生侧滑
侧翻
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