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直流变频是以数字转换电路代替交流变频中的交流转换电路,使负载电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它摒弃了交流变频技术的交流-直流-交流-变转速方式交流电机的循环工作方式,采用先进的交流-直流-变转速方式数字电机的控制技术,无逆变环节,因而减少电流在工作中转变次数,使电能转化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平稳安静高效地运转。同时,避免了交流变频电机电磁噪声较大的缺点,噪声更加低. 2.2.2 控制技术由PWM(脉宽调制)向PAM(脉幅调制)方向发展
采用PWM控制方式的电机转速受到上限转速的限制。如对压缩机来讲,一般不超过7000r/min。而采用PAM控制方式的压缩机转速可提高1.5倍左右,这样大大提高了快速制冷和制热能力。同时,由于PAM在调整电压时具有对电流波形的整形作用,因而可以获得比PWM更高的效率。此外,在抗干扰方面也有着PWM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抑制高次谐波的生成,减小对电网的污染。
2.2.3功率器件向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发展
虽然单个功率器件的效率越来越高,控制简化,但电的复杂性给生产和测试带来不便。智能功率模块(IPM)是将功率器件的配置、散热乃至驱动问题在模块中解决,因而易于使用,可靠性高。以变频空调为例,我国的变频空调几乎100%采用IPM方式。
近年来带驱动和保护电路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相继面市。IPM是将三相逆变IGBT、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它的出现推动了变频家电市场的启动和发展。新型IPM模块甚至将开关电源也设计
1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在模块内,更加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要了解接口电路和定义,很快可以组成运行系统。
2.3 异步电动机调速方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公式为:n=60f/p(1-s) 从上式可见,改变供电频率f、电动机的极对数p及转差率s均可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从调速的本质来看,不同的调速方式无非是改变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或不改变同步转两种。 在生产机械中广泛使用不改变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有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串电阻调速、斩波调速、串极调速以及应用电磁转差离合器、液力偶合器、油膜离合器等调速。改变同步转速的有改变定子极对数的多速电动机,改变定子电压、频率的变频调速有能无换向电动机调速等。 从调速时的能耗观点来看,有高效调速方法与低效调速方法两种:高效调速指时转差率不变,因此无转差损耗,如多速电动机、变频调速以及能将转差损耗回收的调速方法(如串级调速等)。 2.3.1 变极对数调速方法
这种调速方法是用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红方式来改变笼型电动机定子极对数达到调速目的,特点如下: 1)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稳定性良好; 2)无转差损耗,效率高; 3)接线简单、控制方便、价格低;
4)有级调速,级差较大,不能获得平滑调速。 2.3.2 变频调速方法
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变频调速是改变电动机定子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其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变频调速系统主要设备是提供变频电源的变频器,变频器可分成交流-直流-交流变频器和交流-交流变频器两大类,目前国内大都使用交-直-交变频器。其特点:
1)效率高,调速过程中没有附加损耗; 2)调速范围大,特性硬,精度高; 3)技术复杂,造价高,维护检修困难;
4)本方法适用于要求精度高、调速性能较好场合。 2.3.3 串级调速方法
串级调速是指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入可调节的附加电势来改变电动机的转差,达到调速的目的。大部分转差功率被串入的附加电势所吸收,再利用产生附加的装置,把吸收的转差功率返回电网或转换能量加以利用。根据转差功率吸收利用方式,串级调速可分为电机串级调速、机械串级调速及晶闸管串级调速形式,多采用晶闸管串级调速,其特点为: 1)可将调速过程中的转差损耗回馈到电网或生产机械上,效率较高; 2)装置容量与调速范围成正比,投资省,适用于调速范围在额定转速70%-90%的生产机械上;
3)调速装置故障时可以切换至全速运行,避免停产; 4)晶闸管串级调速功率因数偏低,谐波影响较大;
5)本方法适合于风机、水泵及轧钢机、矿井提升机、挤压机上使用。 2.3.4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入附加电阻,使电动机的转差率加大,电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串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此方法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属有级调速,机械特性较软。
2.3.5 定子调压调速方法
当改变电动机的定子电压时,可以得到一组不同的机械特性曲线,从而获得不同转速。由于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此最大转矩下降很多,其调速范围较小,使一般笼型电动机难以应用。为了扩大调速范围,调压调速应采用转子电阻值大的笼型电动机,如专供调压调速用的力矩电动机,或者在绕线式电动机上串联频敏电阻。为了扩大稳定运行范围,当调速在2:1以上的场合应采用反馈控制以达到自动调节转速目的。
调压调速的主要装置是一个能提供电压变化的电源,目前常用的调压方式有串联饱和电抗器、自耦变压器以及晶闸管调压等几种。晶闸管调压方式为最佳。调压调速的特点: 1)调压调速线路简单,易实现自动控制;
2)调压过程中转差功率以发热形式消耗在转子电阻中,效率较低; 3)调压调速一般适用于100KW以下的生产机械。 2.3.6 电磁调速电动机调速方法
电磁调速电动机由笼型电动机、电磁转差离合器和直流励磁电源(控制器)三部分组成。直流励磁电源功率较小,通常由单相半波或全波晶闸管整流器组成,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可以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 电磁转差离合器由电枢、磁极和励磁绕组三部分组成。电枢和后者没有机械联
1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系,都能自由转动。电枢与电动机转子同轴联接称主动部分,由电动机带动;磁极用联轴节与负载轴对接称从动部分。当电枢与磁极均为静止时,如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则沿气隙圆周表面将形成若干对N、S极性交替的磁极,其磁通经过电枢。当电枢随拖动电动机旋转时,由于电枢与磁极间相对运动,因而使电枢感应产生涡流,此涡流与磁通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带动有磁极的转子按同一方向旋转,但其转速恒低于电枢的转速N1,这是一种转差调速方式,变动转差离合器的直流励磁电流,便可改变离合器的输出转矩和转速。电磁调速电动机的调速特点: 1)装置结构及控制线路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2)调速平滑、无级调速; 3)对电网无谐影响; 4)速度失大、效率低;
5)本方法适用于中、小功率,要求平滑动、短时低速运行的生产机械。
3 矢量控制
3.1 矢量控制原理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