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0000T/a硫磺回收装置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工艺原理及流程----------------------------------(2) 第一节 工艺原理-------------------------------------------(2) 第二节 工艺流程叙述--------------------------------------(3) 第三节 主要控制方案--------------------------------------(4) 第四节 工艺指标--------------------------------------------(5) 第五节 主要生产控制分析---------------------------------(10) 第六节 岗位管辖范围与岗位任务综述------------------(10) 第三章 设备与仪表明细表-----------------------------------(11) 第四章 装置的开工--------------------------------------------(17) 第五章 装置的停工--------------------------------------------(23) 第六章 岗位操作法--------------------------------------------(26) 第七章 事故预案-----------------------------------------------(34) 附:工艺流程图
第一章 概 述
根据新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0一一年一月后新上的硫磺回收装置的SO2的排放量要小于960mg/Nm,因此10000T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时配套了尾气回收装置,该装置设计硫磺收率99.89%,焚烧后尾气中尾气SO2的排放量为578mg/Nm(1.87Kg/h)。
该装置于2010年底向上海河图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委托,2011年9月20日完成中交,该装置设计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将两级制硫转化器和尾气加氢反应器组合在一起,成为三位一体的整体设备。 2.进一、二级反应器的过程气温度由高温掺合阀自动控制,进加氢反应器的尾气与焚烧炉高温烟气换热,并设换热旁路自动调节反应器入口温度,省去加氢还原炉一台。
3.进燃烧炉酸性气和空气采用调节器进行比例调节。
4.一冷、二冷、蒸汽发生器为组合式,共用一个壳程,发生0.3MPa蒸汽,减少了控制和调节回路。
5.三级冷凝冷却器产生的0.13MPa蒸汽经乏汽冷凝器用循环水取热,凝结术返回三级冷凝器重复使用。
6.尾气急冷塔和尾气吸收塔为单体并列式。
7.本装置尾气吸收用贫胺溶剂由本装置供给、吸收后富液送至置再生。 8.硫磺成型采用钢带造粒机。
3
3
第二章 工艺原理及流程
第一节 工艺原理
1.克劳斯部分
该装置的克劳斯硫磺回收部分仍采用直流式的部分燃烧法,两级转化,其主要的反应式如下
H2S + 1.5 O2 === H2O + SO2 2 H2S + SO2 === 3 S + 2 H2O 2 H2S + SO2 === 3/x Sx + 2 H2O 2.尾气回收部分
尾气回收部分采用的是还原吸收法,克劳斯尾气混合掺入氢以后,被加热到300摄氏度,在钴、钼(CT6-5B)催化剂的作用下,尾气中携带的单质硫、SO2进行加氢反应,COS、CS2进行水解反应。
反应式如下:
SO2 + 3 H2 === H2S + 2 H2O S8 + 8 H2 === 8 H2S COS + 2 H2O === 2 H2S + CO2
经加氢反应所有的硫都被转化成H2S,然后经MDEA吸收后送气体到脱硫装置的胺液再生部分,已脱除了H2S的尾气焚烧后经高空排放。
3.液硫脱气工艺
用克劳斯工艺生产的液体硫磺,在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产生H2S,据监测,装置出来的硫中H2S的浓度在余热锅炉处为500-700PPm,在一、二、三级冷凝冷却器尾气捕集器出口H2S的浓度分别为180-280、70-110、10-30、5-10PPm,混合后H2S的含量约为250-300PPm,H2S在液硫中以聚合硫化物(H2Sx)的形式存在。在液硫脱气工艺中,气氨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将气氨直接注入液硫中,可显著的促进多硫化物分解成H2S,从而提高工艺效率。
该工艺过程用下式表示:
H2Sx (注氨) 溶解态的H2S (气体接触与雾化) 气态的H2S 脱气操作温度应保持在140-155℃之间,脱气时间一般为12小时。 4.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过程与原理
加氢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钴/钼以氧化态形式存在,经硫化处理后将其变成流化态,活性组分才对加氢还原起催化作用。
预硫化期间催化剂上的硫含量能达3%(W)左右,完全硫化后硫含量约为6%(W)。预硫化是放热反应,应防止催化剂过热。
首先按30℃/h升温速度将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升高至200℃。并采样分析确认氧含量小于0.4%(V)。在维持床层200℃的情况下,慢慢向加氢反应器中注氢,当反应器入口氢含量达3%(V)时,引入酸性气体,调节反应器入口气流中含有约1%(V)的H2S进行硫化。
当反应器进出口H2S含量基本相当时,将反应器入口氢含量提高至6%(V)并将催化剂床层温度升至250℃进行硫化。反应器进出口H2S含量相当后,再将床层温度升至300℃,仍待进出口H2S含量相当后结束预硫化操作。
第二节 工艺流程叙述
来自100万吨催化装置,污水汽提及脱硫部分的酸性气进入制硫燃烧炉(F-201),在炉内约有65%(V)的H2S进行克劳斯反应转化为硫,余下的H2S中有1/3转化为SO2。燃烧时所需的空气有离心鼓风机(C-201AB)供给,C-201AB出口压力由鼓风机入口蝶阀控制在0.05MPa,进炉的空气量按比例控制调节。自F-201的排出的高温过程气(约1300℃),一小部分通过两个高温掺合阀分别调节第一、第二级转化器(R-201、R-202)的入口温度,其余部分进入制硫余热锅炉(E-201)冷却至350℃,同时E-201壳程产生1.0MPa(kg)的饱和蒸汽。
从E-201出来的过程气,由一级冷凝冷却器(E-204A)冷却至170℃,在E-204A中被冷凝下来的液体硫磺与过程气分离后自底部流出进入封硫罐(V-205A),顶部出来的过程气经高温掺合阀(SV-201)调节至240℃后进入一级转化器,并在克劳斯催化剂(LS-931、LS-821)的作用下进行有机硫分解及催化转化反应生成硫磺,反应后的过程气有二级冷凝冷却器(E-204B)冷却至160℃,冷却下来的硫磺自E-204B底部流入V-205B,顶部出来的过程气再经高温掺合(SV-202)至220℃进入R-202进行二级催化转化,反应后的过程气经E-205冷凝冷却后,温度又从236℃降至130℃。液体硫磺自E-205底部流进V-205C,顶部出来的过程气经尾气分离罐(V-204)分液后,进入尾气处理部分。
经尾气分离罐(V-204)除硫后的尾气与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混合,再经过混氢,然后进入尾气换热器(E-208),与尾气焚烧炉(F-202)出口的高温烟气换热至300℃后进入加氢反应器(R-203),在钴、钼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加氢和水解反应,使尾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