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赖氨酸 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 D.氢键 E.二硫键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C.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胖氨酸 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
A.组氨酸 B.蛋氨酸 C.精氨酸 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A.α-螺旋 B.β-片层 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A.肽键 B.疏水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pI为4.5的蛋白质 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 D.pI为6.5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 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
A.溶解度显著下降 B.生物学活性丧失 C.易被蛋白酶水解 D.凝固或沉淀 三、填空题
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蛋白质的含________量颇为相近,平均含量为________%。 3.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___电荷。当蛋白质处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蛋白质成为 _________,该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___。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_________。
5.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________与另一个氨基酸α碳原子上的________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________,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6.蛋白质颗粒表面的_电荷层 ________和_ 水化膜________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7.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维持和稳定其空间构象的各种_________键,使天然蛋白质原有的_物理化学_______与__生物学______性质改变。
8.按照分子形状分类,蛋白质分子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小于10的称为____球状蛋白质___,蛋白质分子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于10的称为_纤维状蛋白质 ________。按照组成分分类,分子组成中仅含氨基酸的称_______,分子组成中除了蛋白质部分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的称_________,其中非蛋白质部分称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E 3.D 4.B 5.E 6.C 7.D 8.D 9.B 10.E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CD 3.ABD 4.ABD 5.ABCD 6.ABC 7.BCD 8.BCD 9.AC 10.ABC 三、填空题
1.碳 氢 氧 氮 2.氮 16
3.正 负 两性离子(兼性离子) 等电点 4.氨基酸 排列顺序 5.氨基 羧基 肽键 6.电荷层 水化膜
7.次级键 物理化学 生物学
8.球状蛋白质 纤维状蛋白质 单纯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 辅基
四、问答题
1. 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而丝氨酸却易溶于水.为什么?
解答: 苯丙氨酸的芳香环的侧链是非极性的,它被水的溶剂化作用伴随着熵减,这是它不利于溶于水的原因。相反,丝氨酸的侧链含有一个极性的羟基,有利于它与水分子形成轻键而促进它溶于水。
2. 许多蛋白质在280nm处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但明胶例外,为什么?
解答;许多蛋白质在280nm处具有芳香环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如色氨酸和苯丙氨酸,而使其具有紫外吸收能力。明胶系胶原蛋白的部分降解产物 胶原蛋白具有特殊的氨基酸组成,含芳香环的氨基酸比例太低,因而明胶蛋白溶液在280nm不具吸收能力。
3. 计算(1)谷氨酸(2)精氨酸和(丙氨酸)的等电点。 解答:每个氨基酸可解离基团的pKa在生化书中可以查到(也可根据酸碱滴定曲线确定),可以运用它们的pKa进行计算。净电荷为零的pH(即等电点, pI)位于两个相应基团之间的重点,在这两个pKa点上,它们的净电荷分别是+0.5和-0.5。因此:
(1) 根据谷氨酸的解离曲线,其pI应该是它的α-羧基和它的侧链羧基两者pKa值和算
术平均值,即pI=(2.1+4.07)/2=3.08;(2)精氨酸pI应该是它的侧链胍基pKa,即pI=(8.99+12.48)/2=10.7;(3)丙氨酸pI应该是它的α-氨基和它的α-羧基两者的pKa和的算术平均值即pI=(2.35+9.87)/2=6.11。
4.下面哪种多肽在280nm具有更大的吸收? A:Gln-Leu-Glu-Phe-Thr-Leu-Asp-Gly-Try B:Ser-Var-Trp-Asp-Phe-Gly-Tyr-Trp-Ala
解答:在280nm的吸收与Trp和Typ有关,因为这两种氨基酸在280nm处具最大吸收,而Phe的最大吸收在260nm处。由于多肽B含有2个Trp残基和1个Tyr残基,而多肽A只含有一分子tyr因此多肽B在280nm处具有更大的吸收。 5. 下列每对多肽中哪种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1) 在pH7.0,(Gly)20和(Glu)20
(2) 在pH7.0,(Lys-Ala)3和(Phe-Met)3
(3) 在pH9.0,(Ala-Ser-gly)5和(Asn-Ser-His)5 (4) 在pH3.0,(Ala-Ser-gly)5和(Asn-Ser-His)5 (5) (Phe)20和(Gly)20 (6) (Phe)20和(Tyr)20 (7) (Glu)20和Asp)20
解答:多肽在溶解性方面的差别是分离它们的依据之一。多肽链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侧链基团的极性,尤其取决于 可电离基团的数目。可电离基团约多,溶解性就越大。可点离基团的解离又取决于溶液的pH。若两个多肽的净电荷相通,则含极性侧链多者,溶解性大;若两个多肽的净电荷相通,极性基团的数目也相同,那么非极性小的则溶解性稍大。根据上述原则可知:
(1) 在pH7.0,(Gly)20>(Glu)20
(2) 在pH7.0,(Lys-Ala)3>(Phe-Met)3
(3) 在pH9.0,(Ala-Ser-gly)5<(Asn-Ser-His)5 (4) 在pH3.0,(Ala-Ser-gly)5<(Asn-Ser-His)5 (5) (Phe)20<(Gly)20 (6) (Phe)20<(Tyr)20 (7) (Glu)20≈Asp)20
6. 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pI为5.5的酶被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类似、但pI为7.0的蛋白质和我另外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pI为5.4的蛋白质污染。提出一种纯化该酶的方案。
解答:用凝胶过滤(即分子排阻层析)法先出去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pI为5.4的蛋白质,余留下来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酶的混合物再用层析法分离,就能获得所需要的纯酶。 7.多肽:
gly-Trp-Pro-Leu-Lys-Cys-Gly-Phe-Ala-His-Mert-Val-glu-Lys-Pro-Asp-Ala-Tyr-Gln-Met-Arg-Ser-Thr-Ala-phe-Gly-gly 分别用(1)胰蛋白酶、(2)胰凝乳蛋白酶、(3)CNBr和(4)V8蛋白酶处理时产生什么样的片段? 第三章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8. 由多聚苯丙氨酸构成的纤维被加热时,α-螺旋体伸展转变成一种平行的β-构象。在冷却时,由于张力释放,β-构象又回复到α-螺旋构象,为什么加热会促使α-螺旋向β-折叠构象转换?为什么张力释放后,又转变成α-螺旋?
解答:由螺旋向β-构象转换需要使氢键断裂,这个过程需要供给热能。β-折叠片的形成受氨基酸残基的顺序限制。β-折叠片中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R基团相对较小(例如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由于多聚苯丙氨酸的R基团相当大,它不能形成稳定的β-结构。因此,当张力被释放时,便转变成稳定的α-螺旋。 9. 给出足够的是件,所有变性蛋白都能自发复性吗?
解答:不能。只有当除去所有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时,才有恢复天然蛋白质构象的可能。 第四章 酶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D.缺乏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四氢叶酸 B.二氢叶酸 C.对氨基苯甲酸 D.叶酸 E.嘧啶
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
A.磷酸吡哆醛 B.核黄素 C.叶酸 D.尼克酰胺 E.硫胺素 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 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
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8〕=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 A.0.25 B.0.33 C.0.50 D.0.67 E.0.75
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可逆性抑制作用 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
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变构调节 11.Km值的概念是:
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B.是达到Vm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 D.是达到1/2Vm的底物浓度 E.与底物的性质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