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添活力 探索求进谋发展 我县广播电视队伍建设现状浅析
县广播电视管理局是县政府直属事业机构,科级建制,内设局办公室、宣传股、事业股、社管股,辖县广播电视台、县广播电视转播台及全县2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主要负责全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城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及广播电视行业社会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始终紧坚持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为中
心,以建一流人才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树一流行业形象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人才资源优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持续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前进,为创建平安洛南,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县广电局先后6次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集
体,4次被命名为全省广电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跻身全省“甲级队”行列,多人多项新闻作品在全国、省、市评选中获奖。
- 1 -
一、广播电视人才配备及分布现状
县广播电视管理局事业编制58人,同广播电视台一套
人马。现有职工58人,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记者3人,工程师1人,一级播音1人),初级职称21人(助理记者12人,助理工程师9人),未聘任人员9人; 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学历7人,大专学历1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平均年龄37.6岁,平均从业年限17年。
县广电局所辖25个乡镇广电站现有正式职工41人,其
中35岁以下7人,36—45岁8人,46—55岁10人,56—59岁16人; 大学学历1人,大专学历26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4人; 专业技术人员中助理记者1人,助理工程师2人。
根据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和发展趋势及全县广播电视工
作实际需求来看,我县广电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极其匮乏,尤其是高水平、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人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
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导向是否正确,引导是否有力,栏目设置是否合理,节目播出质量优劣,都
- 2 -
取决于从业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低。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在政策倾斜的同时,资金投入也逐年加大,广播电视在新闻宣传,事业发展,基础建设上取得的长足发展,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县广电系统在人才选配和使用上仍缺乏富有活力的创新机制,队伍建设上显现出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员配置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这在乡镇广电站表现尤为突出,2003年广电体制改革时,学历高、年纪轻、身体好的职工划归网络公司垂直管理,传统广电事业单位立即显露出一种“病态”结构 :职工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综合素质普遍偏差,极不适应广电事业健康发展。由于财政供养人员饱和,近年来乡镇站人员只减(自然减员)不增,26个乡镇站73%的只有一名职工,这种趋势还每况愈下。作为县级广电部门,乡镇站既是信息源泉,又是事业支撑点,长此以往,广电事业会逐渐趋向“下半身瘫痪”。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 3 -
2000年至今,全县广电系统没有一名高职专业技术人员,仅有的5名中职专业技术人员多是有多年从业经验,自学成才且专业水平并不高的老同志,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整日忙于面上信息采集和宣传报道,新闻宣传策划和采编中创新和亮点不多,没有有深度、高品味,影响深远的栏目和节目,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升缓慢,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期望有一定差距。
三是用人机制不活。时至今日,有相当一部分广电职工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原来的事业单位体制中,抱着“财政全额拨款”的幻想,认为干多干少总一样,干与不干也一样,对“半饥半饱”的生活状况“知足常乐”,没有危机意识和事业使命感。而县、乡两级人员进退去留的主动权在组织人事部门,我们进行的一些摸索中的改革尝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机制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制约着观念的更新,人才的更新、技术的更新,制约着事业的突破发展。
三、定岗定责严格考核 ,机制创新激发活力 2008年以来,我们从县广播电视台入手,在选用人才上大胆创新,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办台理念,坚持
- 4 -
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路子,通过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初步探索和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的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把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养人”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养事”。
(一)创新载体,选优配强。我们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干部队伍现状和广播电视工作实际,提出以台为核心,把广播电视台办成广电系统的窗口和经济支撑点的目标,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行制播分离和制片人制,依靠社会力量,状大媒体竞争实力。先后设立总编办、制作室,把本台广告专题部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专题部和广告经营部,选拔使用一批懂经营,会管理、业务精、技术新的骨干人才到重要岗位任职,通过招聘为广播电视台注入新生力量。两年多来,有5名年轻业务骨干被选拔为广播电视台中层领导,先后聘用10余名社会人才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台上工作。2008年至今,广播电视台广告、专题经营收入翻了一番,新闻宣传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日播出时长由原来的不足10小时增加到近30小时。
(二)量化考核,激励保障。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资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