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毕业设计(9)

2020-06-03 12:14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表11 分区结果

区号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强度指标 C15 C15 C20 C20 C15 C25 抗渗标号 S4 S6 S8 S6 S4 S2 抗冻标号 D100 D150 D50 D50 D50 D100 低温 DW DW

图(9)坝体混凝土分区图

三 坝顶结构 (一) 挡水坝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坝顶高程为228m,坝顶宽为9m,0.5m厚的防浪墙,采用砼结构,在坝体伸缩缝处,防浪墙也做伸缩缝,并设止水。

因坝顶不做主要交通用,故只在两侧设1.4m宽的人行道,人行道高出路面20cm,在下游侧设栏杆和灯柱,用于安全和照明。坝顶路面设2%的横向坡度,以利于排水,上游侧设排水管道通到水库,排水管出口安装盖子。

(二) 溢流坝

溢流坝的坝顶由闸墩、工作桥、交通桥等组成。工作桥和交通桥应尽量结合使用,工作桥的高度要满足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启闭的需要。由于平面闸门一般用门架式启闭

32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机操作,可将闸门提出桥面。则工作桥可与非溢流坝顶平齐。工作桥和交通桥宜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砼结构。桥梁下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闸门启闭。

四 坝体廊道系统

为了满足灌浆、排水、观测、检查和交通等的要求,需要在坝体内设置各种不同用途的廊道,这些廊道相互连通,构成廊道系统。

本工程的砼坝属于较高的坝,沿坝高每隔20m设置一层。底层廊道应尽可能靠近基础,以便兼作帷幕灌浆和排水及检查之用。

(一) 坝基灌浆廊道

帷幕灌浆需要在坝体浇筑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以便利用砼压重提高灌浆压力,保证灌浆质量。为此,需在坝踵附近设置灌浆廊道,以便降低渗透压力。

坝基灌浆廊道断面采用城门洞形,宽度和高度应能满足灌浆作业的要求,本工程廊道底宽为2.5m,高3.0m。灌浆廊道距上游坝面的距离可取为0.05~0.1倍作用水头、且不小于4~5m,这里取5米。廊道底面距基岩面不宜小于1.5倍廊道宽度,以防廊道底板被灌浆压力掀动开裂,。廊道底面上游侧设排水沟,下游侧设排水孔及扬压力观测孔。

灌浆廊道沿地形向两岸逐渐升高,坡度不宜大于40°~45°,以便进行钻孔,灌浆操作和搬运灌浆设备。

(二)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为了检查、观测和排除坝体渗水,在靠近坝体上游沿高度方向隔20m设置检查和排水廊道。其断面形式采用城门洞形,最小宽度为1.2m,最小高度为2.2m,距上游面距离应不小于0.05~0.07倍水头,且不小于3m,上游侧设排水沟。

各层廊道左右两岸应各有一个出口,并用垂直井道连通。坝体内设有电梯井,则各层廊道均应与电梯井相通。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应沿不同高程设专门的排水设备。灌浆廊道的高程低于尾水位,设置集水井用水泵排水,水泵设备为两台。

(三) 观测、交通廊道

上层纵向廊道一般兼作检查、观测、交通及接缝等用途。本工程坝体有多层廊道,应在两岸将各层相互连通。因为廊道较长,沿坝长每隔200m在上、下层廊道之间设置交通廊道,设有梯子与竖井相通。

33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七章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天然地基,由于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一般都有风化、节理、裂隙等缺陷,有时还有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所有这些都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地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①防渗,②提高基岩的强度和整体性。

一 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地基开挖与清理的目的是将天然基岩的覆盖层、风化层及承载能力、抗剪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岩石挖除,使坝体座落在稳定、坚固的岩基上。开挖的设计要求是确定开挖的深度、形式和稳定的坡度。

1 开挖的依据和要求

砼重力坝的基础开挖,应根据坝基应力、基岩强度及其完整性,结合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要求,由地质和设计人员共同拟定基岩利用标准,绘出基岩利用等高线,确定开挖深度,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同一工程中两岸较高部位的坝段,其利用基岩的标准可比河床部位适当放宽。开挖线参考地质剖面图。

2 开挖形状和坡度

本次设计的坝址,河床右岸坡度较陡,约600左右,为了坝段的横向稳定,在斜坡上按坝体分段开挖成台阶。顺河流方向的基岩面尽可能略向上游倾斜,以增加抗滑稳定性;基岩面应避免有高低悬殊突变,以免造成坝体内应力集中,在坝址和坝踵处开挖成齿状以利于稳定。

开挖边坡的拟定:当边坡走向与节理走向一致时,边坡坡度不宜陡于节理的坡度。永久的、浸水的或开挖深度较大的边坡应比临时的、不浸水的或开挖深度小的边坡平缓一些。设计中采用1:1。

3 基坑清理

在浇筑前必须清理碎渣、松动岩块,打掉凸出岩角,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原有的钻孔、探井、槽洞等也应回填、封堵。

二 坝基灌浆

坝基灌浆包括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

34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的目的是: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强度,降低地基的透水性。其布置范围主要根据基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坝的高度,参照水泥灌浆试验资料确定。本工程属于高坝,且地基开挖后的基岩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固结灌浆可不作。

2 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的目的是:降低坝底渗透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减少坝基渗流量。灌浆材料最常用的是水泥浆,有时也采用化学灌浆。

防渗帷幕的深度根据基岩的透水性、坝体承受的水头和透水层的深度确定。当地基内的透水层厚度不大时,帷幕可以穿过透水层并深入到不透水层3~5m。形成理论上的封闭阻水幕。当透水层很厚时,帷幕深度可按设计要求确定,常在0.3~0.7倍坝高范围内选择,形成悬挂式帷幕。

帷幕灌浆孔的排数,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作用水头及灌浆试验资料选定。孔距一般为1.5~4.0m。

防渗帷幕应布置于靠近上游面坝轴线附近,自河床向两岸延伸一定距离。钻孔和灌浆常在坝内特设的廊道内进行,靠近岸坡处也可在坝顶、岸坡或平洞内进行。钻孔方向一般为铅直,必要时也可有一定斜度,以便穿过主节理裂隙,但角度不宜太大,以便施工。

帷幕灌浆必须在浇筑一定厚度的坝体砼后施工。所浇注的砼作为盖重,可提高灌浆压力,防止灌液外溢。

三 坝基排水

为进一步降低坝底面的扬压力,应在防渗帷幕后设置排水孔幕。排水孔幕距防渗帷幕下游面约0.5~1.0倍帷幕孔距,在坝基面上相距不宜小于2米。排水孔幕一般向下游倾斜,与帷幕成10°~15°交角。主排水孔孔距2~3m(在砼坝体内预埋钢管),孔经为15~20cm,高、中坝孔深不宜小于10m,同时设辅助排水孔幕2~3排,布置在坝基面纵向排水廊道内,孔距约3~5m,孔深约6~12m。

四 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的处理 1 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断层破碎带的强度低,压缩变形大,易于使坝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不利的应力

35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分布,还会使坝至坝体开裂。如果破碎带与水库相同,还会使坝底的渗透压力加大,甚至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危及大坝安全。所以必须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处理。对走向近于顺河流流向的缓倾角断层破碎带,埋藏较浅的应予挖出;埋藏较深的,除应在顶面作混凝土塞外,还要考虑深埋部分对坝体稳定的影响。必要时可在破碎带内开挖若干斜井和平洞,回填混凝土,形成有混凝土塞和水平塞组成的刚性骨架,封闭该范围内的破碎物,以阻止其产生积压变形和减少地下水产生的有害的作用。在选择坝址时,应尽量避开走向近于垂直河流流向的缓倾角断层破碎带。如不可避免,也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2 软弱夹层的处理

具有软弱夹层的坝基,由于夹层的抗剪强度很低,遇水易软化或泥化,通常都须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根据软弱夹层的埋深、产状、厚度、充填物的性质,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为了阻止软弱夹层滑动,一般采用的处理措施有:

① 对于浅埋的夹层,多用明挖处理,将软弱夹层清除,回填混凝土或者在上游坝踵、下游坝趾设置深齿坎,切断软弱夹层直达完整基岩。当夹层埋藏较浅时,此方法施工方便,工程量小,采用的较多。

② 对于埋藏较深、较厚,倾角较缓的软弱夹层,可在夹层内设置混凝土洞塞。 ③ 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④ 若有两层以上的软弱夹层时,可采用预应力锚索,锚索可在水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施工,特别适合于已建工程的施工。

本次设计的坝址处虽然断层、裂隙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其中F2、 F5、 F11、 F26、 F27 、F28断层对坝体有一定影响。根据资料显示,这些断层倾斜角较陡,且规模不大,故采取开挖回填砼的措施解决。砼塞的高度(开挖深度)取断层宽度(详见基本资料)的1~1.5倍,且不宜小于1.0m。如破碎带延伸至上、下游边界以外,则砼塞同样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长度取1.5~2倍砼塞的高度。对于与水

库连通的破碎带,必须做好防渗处理,如钻孔灌浆,砼防渗墙等。

36


混凝土坝毕业设计(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二手商品交易网站毕业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