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贵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标准(试行)
区、县(市)教育局和乡镇教育(办、室)现代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
评估项目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1、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把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和应用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和计划步骤具体。(印证材料:教育局规划及目标责任书、乡镇教育(办、室)工作计划总结,乡镇教育(办、室)人员参与应用的会议及活动记录) 管理工作15分 2、区(市、县)教育局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评估。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印证材料:部署、检查、评估资料和总结,会议记录) 3、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成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指导机构(电教中心),同时建立教育专网机构,有专人负责并分工明确,每年教育局确保专项经费到位。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印证组织 管理30分 材料:相关文件、经费拨付账单,会议记录) 4、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有教学应用检查、考评和激励制度。(印证材料:相关文件) 1、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对学校有专项运转经费投入。(印证材料:查建设账单) 2、区(市、县)教育局加强对电教中心的硬件投入。加强区(市、县)级电教中心建设与 管理教育资源平台,视频资源平台建设。(印证材料:查建设账单) 3、区(市、县)教育局电教中心有学校设备变更、更新和资源接收、存贮量的统计。(印证材料:查统计资料) 4、高效、认真完成省市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印证材料:省市下发文件和通知、传真件、通知下发,组织落实,) 3 3 4 5 评 估 标 准 分值 得分 3 3 2 2 15分 5、建立技术支持专业队伍,有专人负责对学校硬件故障实行管理、指导与维护。(印证材料:查相关记录) 6、定期深入学校听课,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印证材料:听课记录、照片、课堂实录) 1、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有详细的各级培训方案或计队伍 建设25分 划。(印证材料:培训方案或计划) 师资 培训11分 2、积极组织区(市、县)学校参加省市级各类信息化培训。(印证材料:下发通知、听课记录或培训证书) 3、区(市、县)教育局对校长、技术人员、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每学期不少于2次(10课时)(培训记录、照片、课堂实录),培训工作有检查措施,并纳入对学校考核。(印证材料:下发通知、培训记录、照片、课堂实1
2 3 4 3 4 录、听课记录或培训证书) 管理 人员 7分 骨干 教师 7分 1、建立教育技术专职队伍,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印证材料:相关文件) 2、区(市、县)教育局、乡镇教育(办、室)积极组织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学校,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应用。(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1、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学校骨干教师评比的条件。(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2、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承担培训任务,并有考核。(印证材料:培训教案、照片或课堂实录) 1、有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的计划或措施。(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应用 应用 指导指导 22分 研究30分 教学 研究8分 典型 应用 成果教学 2、有对各类应用软件和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的指导措施。(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3、有对学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4、区(市、县)教育局有主页(或网站);按上级要求实施网上办公。(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1、每学期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三种模式)教学应用课题研究活动2次以上。(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1、区(市、县)教育局有抓好和推广教学应用示范学校等先进典型的计划或措施。(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1、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按要求参加省市级教育技术应用成果比赛。(印证材料:查通知下发,组织培训,初选情况统计) 2、每年获得省、市级以上部门的表彰1次以上。(印证材料:相关证书) 3、教师教研成果获得省市以上奖励或正式专业杂志发表。(印证材料:相关证书和刊物) 4、学生作品获省市级以上奖励。(印证材料:相关证书)
3 4 3 4 8 8 2 4 8 4 4 3 2 2 15分 成果
2
附件3:
贵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标准(试行)
四城区城市中小学,区、县(市)直属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
评估项目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1、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校长重视并参与应用,班子分工明确,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专项会议。(印证材料:相关记录) 领导 组织机构8分 管理 人员 重视 2、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有保障运转的经费。(印证材料:学校文件和经费投入凭证) 3、有利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 1、有1-2名专兼职技术管理人员(含网管人员)。(印证材料:学校文件) 2、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印证材料:相关资料) 1、对设备和财产进行编号登记。(印证材料:学校固定资产账) 2、学生计算机机房要求:①高中生机比10:1、初中生机比15:1、小学生机比18:1。②上机时满足每2人1台。(印证材料:学校固定资产账和实物) 设备配备及 管理 3、教师备课用计算机要求:①小学平均每4名教师1台,初中均每3名教师1台,高中平均每2名教师1台。②800万像素以上数码相机1台,摄像机1台。(印证材料:学校固定资产账和实物) 4、多媒体教室配备(移动多媒体设备):按班级数与多媒体教室数之比10:12 2 2 评 估 标 准 分值 得分 2 2 2 1 1 2 12分 (印证材料:学校固定资产账和实物) 5、行政办公用计算机要求:小学教务处和办公室各1台,初中校长、教务管理工作25分 处和办公室各1台,高中(含市直各级学校)校级干部和每部门各1台。(印证材料:学校固定资产账和实物) 6、场所干净整齐,设备的完好率在95%以上。(印证材料:实地查看) 1、接入教育城域网方式:在校生500人(含)学校专网(光纤)接入,在校生300(含)-500人学校ADSL接入。(印证材料:实地查看) 网络配备及 管理 2、校园网要求:①有上网管理制度。②安装杀毒软件③有定期给系统打补丁等措施④光纤接入学校必须有保存上网日志的软硬件设备。(印证材料:实地查看) 3、“班班通”数量要求:高中至少有50%的班级、初中至少有30%的班级、2 2 2 4 10分 小学4-6年级至少有20%的班级。(印证材料:实地查看) 4、有主页(或门户网站),按上级要求实施网上办公。(印证材料:实地查看) 检查1、有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评制度。 3
2 2 1 考评制度 3分 2、建立学校设备的管理使用登记制度。 3、建立学校设备的维护登记制度和维修、更新计划。 1、有校本培训计划,有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记录,有考核措施。(印证1 1 3 校本 培训 培训工作培训工作15分 参加上级培训 6分 9分 材料: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教案、考核措施、照片或课堂实录) 2、全体教师应参加本校的培训,每学期每人不少于20课时。(印证材料: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教案、照片或课堂实录) 3、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校本培训中承担培训任务(印证材料: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教案、照片或课堂实录) 1、校长、骨干教师按照上级要求参加培训。(印证材料:培训通知、培训记录、照片或培训证书) 2、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上级组织的专项培训。(印证材料:培训通知、培训记录、照片或培训证书) 3、网管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上级组织的网络专项培训。(印证材料:培训通知、培训记录、照片或培训证书) 1、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计划,有教学日程安排。 3 3 2 2 2 3 6 整体 要求 教学应用20分 教学 要求 2、教师使用率应达到50%以上。(印证材料:教案、课件或所利用的教学资源) 3、按照教学的要求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印证材料:教案、课件或所利用的教学资源) 1、应充分发挥“班班通”教室、计算机教室在教育教学上的作用,①“班班通”教室设备的使用率达到课时的60%以上,②每班每周至少在计算机教室上1节信息技术课。(印证材料:教案、课件或所利用的教学资源) 2、每个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活动的次数每周不少于1课时。(印证材料:教案、课件或所利用的教学资源) 1、鼓励和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参加各类评优活动,每学期学校要开展一次教学评优、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论文评选等活动。(印证材3 4 4 4 学习探讨料:活动计划、安排,总结、10件以上的作品) 2、组织实施校内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每学期20课时以上。(印证材料:4 10分 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交流讨论记录、照片和课堂(交流)实录)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和校际之间的教学观摩研究活动。(印证材料:交流记录、照片或课堂实录) 1、每学期教研计划要体现利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应用教学研究的内教研工作32分 研究与 实施12分 容。(印证材料:在教研计划中体现) 2、有详细的校内学习、教学研究安排。(印证材料:在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中有体现) 3、每学期有教研活动总结。 4、有适合本校校情的教研课题,运作规范。(印证材料:课题研究有关记录) 教研 成果 10分 1、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按要求参加省市级教育技术应用成果比赛。(印证材料:查通知下发,组织培训,初选情况统计) 2、教师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印证材料:获奖证书、刊物原件复印件) 4
2 4 3 3 2 4 2 3、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或作品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印证材料:获奖证书、刊物原件复印件) 4、教研课题按期结题(有课题学校)。(印证材料:课题结题证书) 合计 2 2 100 注:“班班通”是指在常规教学班里安装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大屏幕电视机)等设备,并能访问互联网,校园网。
附件4:
贵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标准(试行)
模式一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与教学应用
评估项目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1、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校长重视并参与应用,班子分工明确,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专项会议。(印证材料:学校文件、校领导参与应用的会领导 重视 议及活动记录) 2、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有运转保障经费。(印证材料:学校文件和经费投入凭证) 3、有利用光盘播放设备开展教学改革的规划或计划。(印证材料:学校规划或计划) 管理人员 1、有1名专(兼)职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印证材料:学校文件) 1、对设备和财产进行编号登记,有使用、维修记录。 设备 管理 管理 工作10分 资源 管理 1、及时整理、公布光盘教学资源。(印证材料:相关资料) 2、注重通过教育城域网等其它方式搜集或自制教育教学资源。(印证材料:相关资料) 检查 考评 1、有教学应用检查与考评制度。 制度 培训 工作13分 1、有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有培训内容和记录,有考核措施。(印证材料:校本 培训 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教案、考核措施、照片或课堂实录) 2、全体教师(含校长)参与校本培训;每学期每人不少15课时。(印证材料: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教案、照片或课堂实录) 3 2 2 2 2、光盘播放设备必须放置在教学场所,否则一票否决。 3、场所干净整齐,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2 3 评 估 标 准 分值 得分 组织 机构8分 2 1 1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