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三基考试题库

2020-06-10 09:11

传染1

1.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为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儿童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成人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知识点1: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病原学

2.提示急重症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 B.ALT明显升高

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白蛋白降低 E.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考察凝血酶原时间对重型肝炎诊断的意义,重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40%,若<20%提示预后较差。 知识点1: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实验室检查

3.关于淤胆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淤胆型肝炎是毛细胆管化脓性炎症

B.淤胆型肝炎表现为较长时间肝内梗阻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C.淤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D.淤胆型肝炎肝脏不大

E.淤胆型肝炎就是肝外梗阻性黄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淤胆型肝炎是毛细胆管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检查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γ-GT、ALP、CHOL等升高。 知识点1: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临床表现

4.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100℃5分钟灭活 B.煮沸10分钟灭活 C.60℃10小时灭活 D.-20℃可保存10天 E.可被紫外线灭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考察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HBV抵抗力较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100℃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知识点1: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病原学

5.下列描述与汉坦病毒特征不符的是 A.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B.负性单链RNA病毒 C.DNA病毒 D.圆形或卵圆形

E.基因分L、M、S三个片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 知识点1: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病原学

6.对肥达反应的认识哪项是错误的

A.O抗体效价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

B.接种伤寒疫苗后,H抗体可升高并可持续多年 C.单纯O抗体增高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D.H和O抗体综合分析可以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E.肥达反应是确诊伤寒的依据之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而不是确诊的依据。 知识点1:伤寒 知识点2:实验室检查

7.高危人群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艾滋病,除了 A.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B.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C.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其中四项均是以上所列的表现。而艾滋病的淋巴结肿大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达到以上的要求才可以考虑为艾滋病。 知识点1:艾滋病 知识点2:临床表现

8.对于判断疟原虫的种类最具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薄血涂片 D.血培养 E.厚血涂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疟原虫的检出率在厚血涂片比薄血涂片高,但较难确定疟原虫的种类。

知识点1:疟疾 知识点2:实验室检查

9.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较重的病毒是 A.辛诺柏病毒 B.汉城病毒 C.汉坦病毒 D.普马拉病毒 E.泰国病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2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Ⅰ型所致临床症状较重,Ⅱ型次之,Ⅲ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知识点1: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病原学

10.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体是 A.辛诺柏病毒 B.汉城病毒 C.汉坦病毒 D.普马拉病毒 E.泰国病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2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Ⅰ型所致临床症状较重,Ⅱ型次之,Ⅲ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知识点1: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病原学

11.男,25岁,持续发热10天,开始为38℃左右,5天后持续高热39~40℃,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40℃,呼吸26次/分,脉搏86次/分,精神淡漠。两肺无异常。心率86次/分,律齐,第一心音偏低。

腹胀、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软,脾左肋下l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75%,嗜酸粒细胞0%,单核5%,淋巴20%。最可能的诊断是 A.菌痢 B.伤寒、副伤寒 C.结缔组织病 D.结核病 E.风湿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菌痢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且无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是升高的;结核病无相对缓脉,且血象分类中以单核升高为主;风湿热也无相对缓脉和肝脾肿大,且心率多不齐,可有心脏杂音;结缔组织病也无相对缓脉和白细胞的减少;伤寒的临床特点包括:持续发热、表情淡漠、腹胀、便秘、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故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副伤寒。 知识点1:伤寒 知识点2:诊断

12.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乙胺嘧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伯氨喹是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氯喹是控制发作的药物;乙胺嘧啶是用于预防的药物;青蒿素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奎宁用于凶险型疟疾发作。 知识点1:疟疾 知识点2:预防

1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传染病三基考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安居好时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