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理论 - 图文

2020-06-24 15:32

第二篇 X线摄影理论

第九章节 X线成像

第一节 摄影用X线

一、X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 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管气体放电时发现的 1901年 获诺贝尔物理奖

二、X 线产生的条件

产生X线三个基本结构: 1、X线管 2、变压器 3、控制器

产生X线三个基本条件: 1、电子源

2、高压电场和高速运动电子源 3、电子束运动突然受阻(靶面)

三、连续X线与标识X线

X线管产生的X线由连续与标识X线组成 (一)连续X线(连续放射,韧致辐射)

产生:阴极高速运动的电子与所撞击的靶面上靶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由不同波长的光子组成

原理:阴极发射电子群,穿过阳极材料经过原子核附近→受到原子核吸引力发生偏折而速度减慢,电子愈近核失去能量越多,所放出X线波长就越短。一般电子群经第一次碰撞失去一部分能量,产生波长短X线后,再以低速继续碰撞,直能量消耗为止,产生的X线波长越来越长,多次放出光子能量不同,形成从O—到最大值连续光谱

产生条件:撞击阳极靶面的电子动能,取决于X线管两极间电压

管电压越高,阴极电子获动能越大,撞击靶物质原子核后立即停止运动,把

全部动能转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

二.标识X线

当X线管阴极电子以很大动能撞击阳极靶面时,入射电子动能比原子内层 轨道(K:L.M层)电子结合能大时,内层轨道电子被击脱,轰出,内层轨道内留一空位,由入射电子的较高功能电子来填充,由于入射电子能大于内层轨道电子能,故多余能量以X线光子放出能量。这种由阳极靶面物质所决定的一部份X线叫标识放射。

某一原子有K、L、M、N层轨道电子,当阴极电子轰出不?能级的轨道电子时,就可产生K系、L系、M系等标识放射

元素原子产生的标识X线,是加在X线管两端电压供给能量,所需的电压与原子序数平方成正比,原子序数越大,产生X线波长越短

原子序数波长、铅13、钼42、钨74、铜29、银47

标识射线和连续X线比例

KV 60 100 120 150 标识X线﹪ 10 19 24 28 连续X线﹪ 90 81 76 72 四、X线的微粒性和波动性

X线的本质:X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它和其他光线一样具有二象性—微粒性和波动性,只是波长较短 (一)X线的微粒性

当一个原子受到内在或外来的激动,而射出电子、中子和质子,这些射出的粒子就成为不同的射线叫微粒辐射,X线具有其特性

如:X线子照射荧光物质原子内层轨道电子时,内层电子获能跃至外层轨道,当X线照射停止时,外层电子跃回内层,多余能以光放出

(二)X线的波动性 X线以波动方式传播,有波长和频率,并有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特性

在真空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λ= V 频率

(三)X线的二象性及其统一

X线在传播的过程中表现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微粒性 波动性解释X线的干涉、偏振,微粒性解释X线的光电效应,故X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并存,即二象性。

由量子力学将二者统一

认识X线本质应掌握以下基本观点

①在电磁波谱中,X线是介于紫外线和r射线之间的电磁波 ②X线与紫外线,r线一样都是电离辐射

③X线同时具微粒、波动性,前者特征是能量、动量和质量后者是波长和频率

④X线在传播时主表现为波动性(具波长、频率),辐射和吸收时,主表为微粒性(具能量、质量)

五、影响X线产生因素

直接影响因素,靶物质、管电压、管电流、高压波形 (一)阳极靶物质 X线强度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在相同管电压,管电流相同情况下,阳极靶原子序数大,产生X线强度大,钨原子序数大,X线强度大,钼原子序数小,X线强度小

(二)管电压的影响 加在X线管阴、阳极端的高压,它影响X线的质

它是由X线波长来决定的,X线波长越短,X线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穿透力强,即X线质硬

由于X线波长是由管电压决定的,故用KV表示X线的质(穿透力) X线束最大光子能量等于高速电子碰撞物质的动能,与管电压峰值有关,改变KV,即改变电子碰撞的动能,故X线强度与管电压(KV)n次方成正比 I×∝Vn

C 光速 (三)管电流的影响 加在X线管阴极灯丝上的电流多少,影响X线量管电流大,撞击阳极靶面电子数越多,产生的X线量也愈大,X线强度与管电流成正比。

I×∝I

(四)高压波形的影响 供应X线管两端的电压是脉动高压

脉动电压产生X线的 质比峰值时恒定电压低,在峰值电压相同情况下,6脉冲和12脉产生X线质,X线量均高于半波全波整流电压

原因:半波、全波整流电压比峰值恒定电压低,6脉冲、12脉冲电压接近峰值恒定电压

六、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X线在X线管周围强度分布范围种类,厚度、靶面倾斜角度有关,以后者为甚

X线管轴

当靶面倾角20°时,经X线管长轴垂直有效焦点平面测定,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近阴极端X线强度大,最大值在110°分布不对称通过X线管短轴垂直有效焦点平面测定,最大值在90°,分布对称,当靶面凹凸不平时,产生X线强度会改变上述规律,应换X线管

第二节 X线强度与衰减 一、X线的质和量

X线强度:指垂直于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所通过的光子

数和能量总和,常用X线量和质来表示

X线量:X线速的光子数 X线质:X线光子所带能量大小

(一)X线量 X线检查时,常用X线管电流与照射时间乘积表示X线量 利用X线照射空气,测定空气产生电荷电离多少来判断X线量。 表示方法:X线管电流mA X照射时间S=mAs表示

管电流:决定X线管阴极灯丝电流,管电流大,示阴极发射的电子数目多,撞击靶面产生的X线多

照射时间:指高压作用于X线管两极后产生X线的时间,与X线量成正比 X线量与下述有关:①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成正比

②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 ③与给予X线管的电能成正比

(二)X线质:表示X线的硬度或穿透力大小,常用KV表示

表示方法 一种:由X线波长来决定,波长短,X光能量大,穿透力强,波长

由管电压决定

二种:半价层:指入射 X线减少1/2时某物质的厚度,对同一物质来

说,半价层值大者,X线质硬,半价层值小者,X线质硬

二、X线衰减

X线穿过物质时,与构成物质的电子、原子、原子核相互作用,而能量减小的现象叫衰减

(一)光电吸收 (光电效应)实为物质对X线的吸收

入射光了与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碰撞时,将全部能量都传递给电子,而入线光子本身消失的现象叫光电吸收

获能内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吸引成为自由电子

在X线摄影中,光电吸收与λ量三次方成反比

光电吸收优点,产生质量好的照片影像 ①不产生散射线,减少照片灰雾

3

成正比,与物质原子序数Z3成正比,与光能


X线摄影理论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西华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 2012考试题大概的答案 2012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