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对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在本年的一月份,我被调到我院急诊科学习和工作,在这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的不容易,三天一轮的值班制度,而且一干就是24小时,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这是我有点不适应,后来院领导和科主任考虑到我们的辛苦,决定改为12小时工作制,这使我的压力瞬间减轻不少,但每次轮到我值班,心里还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虽然没有发生一起差错和医疗纠纷,但并不代表我的技术有多么让人放心,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刚刚来到我院,之前也从未从事过急诊科的工作,在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需要继续学习的知识也很多。于是在工作中我便更加小心,尽量及时发现问题,回到家后再翻书去寻找答案。在空闲时间我也会去内科跟着老师查房,在跟随他们查房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与患者交流的方式,这使我今后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更有信心了。 同时科主任和同事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在处理病人的过程中,我难免有一些疏忽的时候,他们便会及时的提醒我,使我避免了很多医患纠纷。
转眼间,4个月过去了,我也已基本适应了急诊科的工作方式,也彻彻底底的融入了这个12人的大家庭,从此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团结一致,互相帮助。4天前,薛院长来我科视察工作,提到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为谁服务,我靠谁生存”,会后我感触颇深,想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为谁服务,我认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应该为患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医生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以及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自古以来,医学都被视为一门神圣的职业,倍受人民尊敬,孙思邈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我认为他的意思是一个好的医生就应该做到对医术精和对患者诚。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我们应该无私地为病人解除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目前,医疗纠纷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和个人的人身安全,由于病人对医学知识或医疗制度缺乏了解,对医疗结果期望过高,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有些病人就认为“花钱必须看好病”,无理取闹以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医生素养,耐心去解释,从而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为了尽量避免和患者发生冲突,使患者尽量满意,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良好的服务态度。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3.站在病人的角度想问题,想病人之所想,及病人之所及,是病人犹如自己的亲人。4.尊重患者。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医学院老师带领学生上解剖课时,先要向遗体默哀致敬,老师说,不管他生前是英雄还是罪犯,现在他的遗体为教学服务,我们就应该尊重他。试想作为一名医生,对待一具遗体都如此尊敬,何况是患病的活人呢?
其次,我为谁生存,病人就是医院的衣食父母,而医院又是我们每位职工的衣食父母,只有我们真诚的关爱患者,争取让每一位患者满意,才会有更多的患者来我院就诊,也只有这样,医院才得以长足发展,医院发展了,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去展现自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要求我们齐心协力让皇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