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短文三篇
——像他们那样思考和活着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赋予(yǔ) .
磨房(mò) .B.弥补(ní) .
囊括(kuò) .C.推衍(yǎn) .
回避(bì) .
D.短暂(zhàn) .
一摊子(tān) .A.消磨光阴 B.枯躁无味 C.虚渡此生 D.耿耿于怀
( )
消磨(mó) .厚赐(cì) .畜牲(chù) .削减(xuē) .
踉跄(lànɡ qiànɡ) ..渊源(yuān) .
稍纵即逝(shāo) .尽管(jǐn) .
( )
稍纵即逝 清晰明了 天色不佳 鞭辟入里
垂暮之年 微言大义 焚膏继晷 针贬时弊
(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老练通达 丰盈饱满 风合日丽 水滴石穿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热爱生命》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B.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C.偶然地,在我的书柜上发现了一本发黄的书,它就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神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我深深地为帕斯卡尔对思想的颂扬而感到震惊、感到震撼。
D.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信条》,是一篇文字简朴敦厚、内容浅而不显的短文。这篇文章全面而周详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的信条,可谓“深人无浅语,慧心无直笔”,不可只作幼儿教育观。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昨日的古城西安风和日丽,暖意融融,上午10时许,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专机抵达咸....阳国际机场,开始了他的西安之旅。
B.接受卫视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C.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的当口,如此高密度的调控信号,让中国楼市再度感到“山雨欲来”。 ....
D.年过八旬的抗日战士郭光说:“我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靠的是利用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来实现的。
B.从狂傲不羁的懵懂少年到“80后”文学的领军者,从门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汽车拉力赛的冠军,使韩寒逐渐成长成才成名。
C.女教师遭遇抢劫,她选择用生命来捍卫学生的尊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659张高考准考证,这一英勇举动,不仅让人感动,更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D.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热爱生命”读书教育活动中,我市有57个中小学的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
6.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C.⑤②⑥③①④ 二、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热爱生命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
B.②⑤⑥①④③ D.⑤⑥②④③①
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7. 第一段中说“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句中的“度”
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呢?
答: 8. 文中“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我”对生命是
怎样认识的?
答: 9.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一句有何含意?
答: 10.最后一段说“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那么应讲究哪些方法呢?试作简要概括。
答: 三、一法一练——对比论证
在《热爱生命》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都充分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热爱生命》第一段拿“度”坏日子和“赏玩”“领略”美好时光进行了对比;拿“哲人”度日和“我”的态度进行了对比,从而证明“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而乐观者充满生活乐趣,
表明了为什么要热爱生活。,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下午,这个人发现了一些痕迹,那是另外一个人留下的,他不是走,而是爬的。他认为可能是比尔,不过他只是漠不关心地想想罢了。他并没有什么好奇心。事实上,他早已失去了兴致和热情。他已经不再感到痛苦了。他的胃和神经都睡着了。但是内在的生命却逼着他前进。他非常疲倦,然而他的生命却不愿死去。正因为生命不愿死,他才仍然要吃沼地上的浆果和鲦鱼,喝热水,一直提防着那只病狼。
他跟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印。他发现了一个跟他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他那无力的手已经拿不动这样沉重的袋子了,可是他到底把它提起来了。比尔至死都带着它。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他的笑声粗厉可怕,跟乌鸦的怪叫一样,而那条病狼也随着他,一阵阵地惨嗥。突然间,他不笑了。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如果这些有红有白,啃得精光的骨头,真是比尔的话?
他转身走开了。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暗想着这些情形。
11.文中“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
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A 2.C 3.D 4.B 5.C 6.B
7.“度”意为“打发、消磨”。“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是因为生命“值得称颂,
富有乐趣”,它来自“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好好享受生活,将生命延长。
8.“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哲
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9.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10.(1)热爱生命就要关心我们的生活。(2)热爱生命就要“增加生命的分量”。(3)热爱生命就
要看破死亡。
11.对比。用比尔的贪婪自私卑劣衬托出“他”精神的可贵,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做人的道德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