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 图文(5)

2020-06-30 10:47

三机架冷连轧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关,用

示波器观察A相、B相、C相的三相锯齿波,分别调节所对应的斜率调节器,使三相锯齿波的斜率一致。

(2) 观察DJK02中VT1~VT6孔的六个双窄脉冲,使间隔均匀,相位间隔60

度。

(3) 触发器移相控制特性的整定;

如图6-1所示,系统要求当Uct?0V时,??90?,电机应停止不动。

因此要调

整偏移电阻Up,使??90?。

图6-1 触发器移相控制特性

测得当???min?30?时所对应的值?Uctm??3V,该值将作为整定ACR输出

最大正限幅值的依据;测得当??150?(???min?30?)时所对应的值

?Uctm??3V,该值将作为整定ACR输出最大负限幅值的依据。

6.3 系统的开环运行及特性测试 (1) 高速特性的测试:

逐步增加给定电压,使电动机启动、升速。调节Ug(Uct)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使电机电流Id?Ied?1.2A,转速n?ned?1600rpm。给定Uct保持不变,做得高速特性如表6-1所示。

31

三机架冷连轧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改变滑动变阻器,使负载电流Id由1.2A下降,并记录所对应的转速和整流电压Ud,即可测出高速时的开环机械特性n?f(Id)。 表6-1 电机高速特性 1.2 1.1 Id 1 231 1582 0.9 232 1600 Ud n(r/min) 228 1545 229 1562 (2) 低速特性的测试:

调节Ug(Uct)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机电流Id?IN?0.2A,电机仍然旋转,转速n?100rpm左右。测得低速特性如表6-2所示。

表6-2 电机低速特性 0.5 0.4 0.3 Id Ud n(r/min) 22 82.7 23 113.6 25 137.5 0.2 27 175.2 6.4 系统单元调试

1、 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

先切断主电路和励磁电源开关,切断DJK02中的电源开关;合电源总开关和DJK04

中的电源控制开关,DJK04中的电源控制开关,DJK04中的给定电位器逆时针调至零位,使给定Uct为0V。

将ACR接成比例调节器,给定Uct为0V,调节放大器调零电位器RP4,使其输出为 0V。给定Ug 为正信号,其输出应为负,调节负限幅电位器RP2,使给定Ug继续增大,其值不变。给定Ug为负信号,其输出应为正,调节负限幅值=3V。当给定Ug继续增大,其值不变。

2、 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

调试方法同ACR的调试方法,但输出的正负限幅值为?5V。 3、 反相器AR的调试

32

三机架冷连轧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将输出给定单元输出直接输入AR的输入端,用万用表测量输入与输出,特性就满足式(6-1)。 Uout??Uin (6-1) 4、 逻辑控制单元的调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平检测器的调试 a) 转矩极性鉴别器DPT的调试

将输入给定单元输出直接接到DPT的输入端,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观察其输出。先检

测回环宽度(为0.5V左右),调节电位器RP1,使回环宽度对称纵坐标,如特性图(6-2)。

图6-2 入—回环特性图

b) 零电平监测器DPZ的调试

将输入给定单元输出直接接到DPZ的输入端,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观察其输出。

先检测回环宽度(为0.4V左右);调节电位器RP3,使回环如图(6-3)所示。

33

三机架冷连轧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图 6-3 DPZ特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逻辑控制器DLC的调试

DLC有两个输入端:vr和vz,若要求两个输入端同时为“1”态或“0”态,其信号可以直接从输入给定单元输出端获得;若一个为“1”态可从输入给定单元测试其逻辑功能,逻辑功真值表应如表6-3所示。 表6-3 逻辑功能真值表 输入 1 1 0 0 0 1 Um Ui Uz 输出 Uf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0 5、 系统整体调试

(1) 合保护电路开关K1→电动机励磁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合直流高速

主电源开关K2。

(2) 系统动态波形的观察与性能指标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闭环机械特性的测定n?f(Id):先将系统停下来,将发电机输出接滑动变阻器,调节调动变阻器和速度给定,使

n?ned?1600rpm,Id?Ied?1.2A,给定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Id下降,从而测出其高速机械特性。

低速机械特性仿照开环系统n?f(Id)方法进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调节活动变阻器,使Id?1A左右,观察系统从原始突加正向起动→正向运行→突给正向停车的转速和电流的波形。 (3) 测试系统对扰动信号的抵抗能力。

电机起动后在稳态情况下,先使主回路电流Id?0.5A左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突加负载(使Id?1A),用示波器观察电动机转速变化情况;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突降负载(使Id?0.5A左右),同样用示波器观

34

三机架冷连轧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察电动机转速变化情况。 6.5 小结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所设计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可以满足四辊冷轧机的卷取机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1)?i%?5%,?i%?10%;

(2)稳态时,转速无静差; (3)能够快速起动、制动;

由于进行实验调试的实际系统有很大差别,并且目前我们所学有限,能力有限,所以设计中对实际问题的一些方面考虑不多,主要放在了双闭环的设计上。

第七章 结束语

先前一直在为考研做准备,上课的时候也只是听一下课,课后没怎么复习,考试的时候感觉有点手忙脚乱,不过还是挺高兴的,之后这几天一直在做这个课程设计。短短的一周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长期积累的爆发,也是一个期待已久的训练,对大学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将理论的东西实际化了。在这期间,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收获,而且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了学习。以下是我得到的几个结论:一、本系统是基于直流双闭环调速的原理设计的,并对恒张力控制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个电流、转速和张力闭环的系统。。与传统的双闭环相比,增加了张国环,提高了冷轧机的产品质量和工艺的稳定,具备冷轧机控制的一般方法。系统通过了实验的认证,除了张力环外,其他的部分组成了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在实验中实现了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停车、调速等功能,在低速时由于两环的PI参数没有调整好,出现了转速不平滑的现象,经调整,可实现平滑调速,整体性能良好。二、收获:知识系统化能力得到提高,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的知识,基本上将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复习了一遍,运动控制主要是对逻辑无环流的可逆调速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是将整流和逆变桥堆深化了,通过查询资料,对变频技术有了更高的认识;自动控制原理在双闭环的工程设计中完全体现。众多的知识结合到一起,如何将知识系统化就成了关键。本设计中用到了多个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案,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侧重了知识系统化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三、四辊冷轧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经过上次的洛铜实习和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对冷轧机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其工作的原理、工艺流程、控制方法等进行了一次实际的体会,将其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这次的实习中,对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的调速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帮助。自觉能力提高此次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为了解决问题,激发了对获取知识的寻求,参考 了不少书籍,还上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自觉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前电气的知识都只是从课本中认识到,很基本的知道这些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尤其是变频器的设计,很少切实到实物上。但如今通过了实习,真正见到了实实在在的电路板,它们的闭环控制是如何实现的,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

35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 图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四美活动展示节目串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