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 苏 醒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陈文强 学号 20111241129 专 业 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 班 级 2011级国际企业管理1班 院(系)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文献综述
一、国外企业战略
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还有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二、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
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企业多元化、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人本导向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受到高度的重视。 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汉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孙东生、王凤霞(2003)从组织的主观愿望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邹昭晞(200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
三、对上述理论及资料的综合评述
从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看,都是基于对企业内外部因素及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
从企业内部情况看,其基本结构包括资源维度、人维度、组织结构维度、精神维度、活动维度等五个维度。目前从这五个维度出发形成战略的理论都已基本具备。从企业外部环境看,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历史文化、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国际关系、产业竞争状况、历史机遇和其它不确定性因素等。这些因素在国家、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战略管理的实质看,战略管理就是使企业内部要素(维度)、企业环境因素和企业社会关系呈现出协调性、一致性和整合性的过程。如何从整体上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可能是战略管理研究一个重大任务。
此外,在理论研究中,仅做静态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发展。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关系,都是随时间地推移而变化发展的,若能发现这种变化的发展规律,对理解战略和战略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目前国内在企业战略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荡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对战略规划的信仰。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急剧增加,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理论对此又无能为力,反叛传统战略理论的呼声便日益高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环境不确定性、未来不可预测性、系统复杂性和发展非均衡性为基础的“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企业集团在中国5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排名.http://www.stats.gov.cn [2]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中国http://www.maigoo.com/news/396221.html
500
最具价值品牌中排名.
[3] 国家发展改革委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产业[2011]3229号)》 2011年12月31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年6月11日
[5] AC.NIELESN 《08年饮料市场综合份额》
[6] 葛玲英.娃哈哈“联销体”中厂商合作机制的思考.消费导刊,2008, 24(12):82-85
[7] 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第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2-67
[8]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勒 营销管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82-386 [9] 罗建新.渠道创新:娃哈哈“联销体系”的利弊分析.经济论坛,2008, 24 100-105 [10] 娃哈哈未来之路指向何方.经济参考报,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