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

2020-08-21 11:48

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

为规范精细天气预报业务,增强天气预报服务的针对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本规范。

1.开展精细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

1.1坚持需求拉动、积极行动的原则。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及防灾减灾的需求出发,广泛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精细天气预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1.2坚持客观预报、主观能动的原则。依靠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获取精细观测资料,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加强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解释应用,重视发挥预报员的作用。

1.3坚持强化指导、精细定量的原则。强化国家、省级业务单位的技术指导作用,提高天气预报指导预报的定量化和精细化程度。发挥基层台站的补充订正作用,上下结合推进精细天气预报的发展。

1.4坚持质量第一、稳步发展的原则。注重精细天气预报质量,强化质量控制检验,完善预报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2.精细天气预报的内涵

2.1精细天气预报的“精”,是指天气预报要精确,准确率要高,是开展精细天气预报的前提和条件。

2.2精细天气预报的“细”,是指气象要素和气象及相关灾

— 1 —

害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强度、量级的细化程度,是精细天气预报的核心和关键。

2.3与传统天气预报相比,精细天气预报更注重对气象要素演变过程的描述和定量预报。对于不同的类型和预报时效的天气预报,精细程度要求不同。

2.4精细天气预报对常规气象要素预报而言,就是制作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内所有需要地点的预报。

2.5精细天气预报对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而言,就是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臵和强度。

3.精细天气预报制作 3.1常规天气要素预报 3.1.1预报项目

天空状况、天气现象、降水量、降水等级(12、24小时预报)、降水概率、风向风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定时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等。

3.1.2预报空间分辨率

设有气象观测的城市、县、乡镇及其它需要的地点。 3.1.3预报时间分辨率

0-24小时预报以3、12、24小时为时间间隔;服务需要时,应当制作逐小时的温度、湿度、风、能见度等预报。

24-48小时预报以6、12、24小时为时间间隔。

— 2 —

48-72小时预报以12、24小时为时间间隔。 3.1.4预报制作和发布时次

0-72小时预报每天早晨、下午制作和发布2次,时次为08、20时(北京时,下同)。

根据服务需求,可增加预报制作和发布的频次。

每天各次预报具体发布时间视当地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发布时间而定。

可以根据不同媒体的要求确定预报产品的发布次数、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

3.1.5常规天气要素预报产品一览表

预报时次 0~24小时 预 报 时 效 24~48小时 48~72小时 08时 08-11,11-14,14-17,08-14,14-20,08-20,20-08;17-20,20-23,23-02,20-02,02-08;08-08 02-05,05-08;08-20,08-20,20-08;20-08;08-08 08-08 20时 20-23,23-02,02-05,20-02,02-08,20-08,08-20;05-08,08-11,11-14,08-14,14-20;20-20 14-17,17-20;20-08,20-08,08-20; 08-20;20-20 20-20 3.2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 3.2.1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种类

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雾、突发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大风、沙尘暴、雪灾、冻雨、道路结冰、

— 3 —

霜冻、灰霾、连阴雨预报,以及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险、城市火险等气象等级预报。

各地可根据当地服务的需要增加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种类。 3.2.2临近预报 预报时效:0-2小时。

预报制作和发布时次:当预计有灾害性天气即将发生时,随时制作和发布,每小时更新一次;当天气系统变化或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随时更新。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警报,明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影响区域和时间等。

预报形式:

(1)文本方式:临近预报综合结论。降水量预报以mm为单位,降雨跨度不大于5mm,降雪跨度不大于1mm;大风预报应同时给出风力和风速,风力跨度不大于1级;温度预报以℃为单位,不保留跨度区间。影响区域具体到乡镇甚至街区。

(2)图表方式:各种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的标识和量级预报等值线图。

3.2.3短时预报 预报时效:0-6小时。

预报制作和发布时次:在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期及汛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制作和发布3次,时次为06、12、18时(地方时)。

— 4 —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明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影响区域和时间等。

预报形式:

(1)文本方式:短时预报综合结论。降水量预报以mm为单位,降雨跨度不大于5mm,降雪跨度不大于1mm;大风预报应同时给出风力和最大风速,风力跨度不大于1级;温度预报以℃为单位,不保留跨度区间。影响区域具体到县(市、旗)。

(2)图表方式:各种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的标识和量级预报等值线图。

3.2.4短期预报: 预报时效:0-72小时。

预报制作和发布时次:每天2次,时次为08、20时。 早晨制作和发布未来12、24、48小时预报,分08-20、20-08、08-08三个时段;下午制作和发布未来12、24、48、72小时预报,分20-08、08-20、20-20、20-20四个时段。

预报内容:灾害性天气落区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画落区线),明确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落区和影响时间等。

预报形式:

(1)文本方式:短期预报综合结论。降水按降雨、降雪等级预报,不能跨量级。大风预报应同时给出风力和最大风速,风力跨度不大于1级;温度预报以℃为单位,12小时间隔预报跨度不大于1℃,24小时间隔预报跨度不大于2℃。并要对落区预

— 5 —


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浙江电网自动化系统设备检修流程管理办法(试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