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有效提高办学质量
实验中学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能使人愉快地、积极地、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从而发挥大家的能力,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根据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科学建制,规范行为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制度的作用和管理的重要,学校管理可以分为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管理学生的关键在教师、而管理教师的关键在学校领导。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搞好了,教师就会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做扎实。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制定出一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宽而不松、细而不碎、严而不苛、疏而不漏”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去引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用制度去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学习工作有目标,前进有方向。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师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由教导处起草,经过全体教师的充分讨论制定出了备课制度、上课制度、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科研制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细则等各项制度,开学初由教导处负责印刷成册发到各教研
组,先让全体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知道本学期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出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和个人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在计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领导带头,勤于落实
“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常规检查,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工作做的好与差,工作积极性高不高,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就需要我们对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改进,以便使工作做的更好。如果工作只布置不落实就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形成只刮风不下雨的感觉,长此以往,工作就会疲沓,制度如同虚设。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导处坚持每天查课制度,开学初,教导处对教师的上课辅导实行每天必查,一是督促没有按时候课的教师及时上课,二是查明原因,及时通报批评,保证教室有学生就有教师,不能浪费学生一节课时间。实行周通报、月公布,保证了正常教学的进行。
2、教师的教案要符合《条例》的要求,.教师的每堂课都要有教案,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作文指导与讲评、试卷分析,教导处在开学初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
3、对教师的计划、总结、试卷分析等实行定时检查公布,发现应付和没有上交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进行整改。 4、对教师批改的作业,我们实行每天一抽查,每周一科查,每月一普查,对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总之,我校的教学常规日查制度与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待于落实好每一个更小的环节。
5、本学年我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各教研组的备课组在开学初整合本组力量,根据教材特点展开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内容;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编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单元练习。各备课组长还要组织好同学科老师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做好备课组的活动记录;主管教学的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与老师们交流切磋,以明确整改的措施。每次教研活动都有年级领导全程跟进,以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三、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因为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必须通过每一个教师来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一靠学习二靠研究。为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确立“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教风。号召全体教师争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教师,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忧患意识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的评选活动,制作展板,促进教师的发展。
2、 给教师规定硬性的学习任务。如每周教师要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一节课,写一篇学习笔记,读一篇教学论文,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两篇分别不低于2000字的教育感悟论文等等。 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自身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为教师上网学习和查询教学资料大开“绿灯”。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和教学资源,有选择性购买或刻制光盘,供教师观看。为了顺应县局对教师提出的“五个一”活动,学校准备为教师选购教育名著。
4、长期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一带一”活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带帮一个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每周必须听课2节以上。校委会成员组织老师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并进行随堂指导,为他们创设成长平台,努力使青年教师很快成为教学骨干。 5、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学校除了安排教师的教学水平测试课以外,还安排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
报课、复习迎考的研讨课、参加教体局选拔的优质课。 6、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搞好教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一直关注的大事,为此,我校采取外脑”与“内智”共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常规化”与“个性化”相辅相成的培训思路,除了大力支持老师们的外出培训,我们还把外地的专家胡社工老师,请到我校讲课,请教研室的衡道宽主任对我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我们本校的优秀教师传授他们的教学经验。事实证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地的和尚也会念经,而且更接地气更为实用。 7、鼓励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教师实行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学改革有成效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提高绩效工资档次。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工作中虽然说有制度,有落实,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不够高,在完成学校分给的工作时还有一种应付心理,抄袭教案的现象屡禁不止,新课程的推进举步维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存在很大距离,低效课堂现象仍然存在,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做的还很不到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等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还需要不断探索。
今后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2、根据学校实际和上级要求,借鉴先进学校管理经验,工作中领导带头,身先士卒,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并对工作及时总结。
3、深入探索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生活丰富化,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验中学将以“常规管理年”为契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