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五
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②稀有气体不活泼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③FeCl3、SO3、NO三种物质都可以用某些物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来制取 ④SiO2常被用来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下表列举的各组陈述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9.某酯类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4H8O2,已知A~E有如关系,E能发生银镜反应,则 A的结构可能有
A. 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某同学为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 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图转化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离子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离子
-3+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离子
11.用足量的金属铝分别与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 的体积相同,则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 B.2:1 C.1:3 D.3:1
30.(16分)A-J分别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F为红褐色沉淀,其中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请填空:
?42?4
(1)B、I的混合物常称为______;反应①为________反应(填吸放或放热);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3. (16分)如图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固定装置均略去),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请完成:
(1)若A中装锌片,分液漏斗装稀硫酸,则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①若按顺序A→D→B→B→C连接时,两次所使用的B装置中所盛药品的化学式依次 为CuO、______________.
②①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加热装CuO的B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①若A中装Na2O2,分液漏斗装浓氨水,B中装固体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A 中Na2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气流按连接顺序A→C→B→C的方向,则B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若锥形瓶装Na2SO3,分液漏斗装H2SO4溶液,B装Na2O2,按A→D→B→C的气流 方向,充分反应后可以探究SO2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成分: ①甲同学认为S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2SO2+2Na2O2=2Na2SO3+O2 ②乙同学认为S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SO2+Na2O2=Na2SO4 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甲、乙的实验结论: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A 4 C 5 C 6 B 7 8 D A 9 A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D B B C C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多选、不选得0分)
题号 答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C AC AD BD AD BD CD BC AD 30.(16分) (1)铝热剂(2分);放热(2 分)
32.(16分) (2)偏高(1分)(3)阳极:33.(16分)
②检验氢气的纯度(2分)
②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或其它合理答案,2分)
(3分, 不写电解条件的没分)
(3
分)
(3分) (3分)
产率更高或KOH循环利用(2分)
(3)取少量产物于试管溶于水,然后加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1分),继续加过量的稀盐酸(1分),若沉淀全部溶解,则为甲同学的结论(1分),若沉淀不溶解,则为乙同学的 结论(1分)(若有其它合理回答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