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逻辑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20-11-14 10:2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逻辑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张群

来源:《学园》2015年第08期

【摘 要】逻辑素养主要体现为对逻辑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当代大学生的逻辑素养处于缺失状态,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中学阶段系统逻辑知识教育匮乏、大学阶段逻辑课程不被重视、逻辑教材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为了有效培育大学生的逻辑素养,我们应当加强中学阶段的逻辑教育,并在大学阶段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逻辑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 逻辑素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18-02 逻辑素养主要体现为对逻辑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条理地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逻辑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逻辑素养不仅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能提高大学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然而,通过调查与访谈,笔者发现许多大学生的逻辑素养处于缺失状态。他们不仅对基本的逻辑知识一无所知,而且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弱。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都存在很大困难,更别说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他们虽然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却难以用规范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常常逻辑混乱,病句频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加以重视。 一 大学生逻辑素养缺失的原因 1.中学阶段系统逻辑知识教育匮乏

整个中学阶段可以说是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对青少年进行逻辑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逻辑教育还是很受重视的。当时的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其中的“逻”就是指“逻辑知识”。在当时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了概念、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必要的逻辑知识,这些知识多以附录形式放在语文教学单元的后面,供老师参考和学生自学。然而到了90年代,由于语文知识的地位下降,这些作为附录的逻辑常识也被删掉了。这就导致现在很多“90后”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逻辑常识,不会运用逻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错过了中学阶段——逻辑思维形成的最佳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一旦定型将很难改变。 2.大学阶段逻辑课程不被重视

在国外,逻辑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逻辑教育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里有些必须开设逻辑学的专业取消了逻辑学课程。20世纪90


大学生逻辑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重点项目-汽车锂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