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策略

2020-12-16 09:05

高考指导

高考考试应试策略

优秀的成绩首先靠勤奋努力换来的实力,但也不可无视靠良好习惯培养起来的技巧。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技巧是考生避免失误,获得高分的重要保证,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考生不会做某些试题,而是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合理,考前硬件准备不充分,考试技术不过关造成的。这很让人感到遗憾,考生自己也懊悔不已。

为了同学们在高考中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能够正常乃至超常发挥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本章结合近年来高考考试要求以及高考监考和阅卷工作,就考试时间分配、考试规范、技术与技巧等方面进行应试策略的指导,以期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应考有所帮助。

一 考试时间分配

不少考生在备考阶段以及在模拟考试中都受过时间分配的训练,这的确很有必要。时间分配的技巧来自于习得的经验,不能寄希望于拿到试卷之后自然就懂得如何分配时间。同时,时间分配有其通行的原则,却无具体不变的模式,不可随意生搬硬套。就其原则而言,重要的是以下几项:

1.因人而异

同样一道题目甲同学8分钟才能完成,乙同学可能只要5分钟。时间策略既然是因人而异的,就应该立足于在备考阶段对自己的用时特征清楚地予以概括,对不科学的用时习惯加以修正。

2.分大优先

高考答卷,一般情况下,要按试题顺序,遵循先易后难原则进行,这样比较稳妥,可以避免丢题、漏题。但是,有的考生或许不能做到依次进行,需要跳跃式前进,这样就有几个较难的题目就被留到了后面,对待这些题目,要坚持分大优先的原则。即:在最后的时间里,那些被搁置下来的难题则应该优先对付分值高的,先做能多拿到分数的。

3.留有弹性

把所有的时间一次性分光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必要去精确地计算每一题应占用的时间。精确地计算每一分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被动。这就要求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把该类题型需要用的时间核算清楚,做到心中大体有数。例如在平时的文综考试中,有的同学25个选择题用了40—50分钟,导致非选择题部分没有时间好好做,同时,选择题部分的正确率也不会很高。而有的同学选择题用了20—30分钟,这样分配就比较合理,保证了Ⅱ卷题


高考考试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最新】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复习教案1 苏科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