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聊斋志异》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素材来源:1、从前人的著作中搜集素材。2、注意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各种素材,不放过任何机会。3、根据自身的经历、遭遇、处境、情感和理想编撰而成。
主要内容:1.书中许多作品直接或曲折地嘲讽和批判黑暗政治以及帝王官绅的罪恶,如《促织》;2.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无情地讽刺和揭露,如《考弊司》;3.还有大量篇幅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生活,这些作品情节奇幻动人,表现爱情的纯真美好,歌颂善良的人性,如《阿宝》。
艺术成就:1.人物形象具有特异性,它像其他小说名著一样,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的主要方面,如《婴宁》的“笑”,《阿宝》的“痴”,《小翠》的“谑”,《江城》的“妒”等;2.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它的篇幅短小,一般故事情节比较单纯,却极富变化,每个故事都有起伏、高潮、余味,多数故事发生在人和各种狐妖鬼魅的交往过程中,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是相通的;
3.文章简短,语言精练传神。语言适应文言小说的需要,简练而传神,叙述语言较一般的文言浅近,行文洗练而文约事丰,而且文辞优美流畅,描写生动传神;4.其人和物复合的形象,真幻相间的情节,文俚结合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一个波诡云奇、恍惚飘渺的美的世界。
9、《儒林外史》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1.在结构安排上,采用“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艺术结构。它突破了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固定模式,没有把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种种行为集中在几个人身上,而是把几代知识分子放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背景中去写,由许多分散的人物和自成段落的故事前后衔接而成;2.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作者对生活中各种不良的人物和现象怀有悲伤、怜悯、愤怒或憎恨的感情,但他寓怒骂语嬉笑,用轻蔑和讥嘲的态度对待这些人和事,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在具体描写中巧妙地戳穿不良现象的本质。具体运用以下几种讽刺技巧:一、是前后对照法,即把一个人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相对照,使读者看清其真实面目;二、是当面揭穿法,即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言行,给予当场露底,让人物处在相当尴尬的境地,自我暴露,自我嘲讽,取得讽刺效果;
三、是烛照心灵法,即善于揭穿。
思想内容:1、对科举制度(八股取士)的批判2、表达作者人生理想追求
10、《红楼梦》的悲剧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悲剧主题:一是以宝玉、黛玉为代表的爱情、婚姻悲剧,二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悲剧,三是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命运悲剧。
艺术成就:第一,小说采用了全方位的网状结构。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有条不紊的网状结构。1).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又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下,这在全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2).作者把荣国府、宁国府和大观园划分为许多小的单位,然后抓住一些横的线索,把小单位连接起来,由一个生活场面转移到另一个生活场面;3).在表现家庭悲剧和人物命运悲剧时,是通过许多生动情节逐步展开的,而且多以三部曲的形式出现。第二,小说塑造了鲜明的人物性格。1).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渲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2).小说还运用了逆笔和曲笔。曹雪芹刻画人物时,有时先写一些与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相背的的次要方面,甚至先写一些假象,然后再逐渐显示其注意啊性格特征;3)运用对比和映衬,也是《红楼梦》刻画人物的一个特色。《红》里有不少人物的身份教养相近,生活环境相似,年龄相仿,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等,作者没有把她们类型化、绝对化,而是利用对比或映衬来表现这些人不同的性格。第三,小说运用了炉火纯青的语言。它是一个语言艺术宝库,在古代小说中,它的语言是最规范化的,平淡而又含蓄,简洁而又深刻,通俗而又典雅;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表现力,这些成就主要通过作品中人物对话、诗词以及成语俗语的加工改造等体现出来。1).小说中人物对话能准确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无论贵族官僚、纨绔子弟、僧道倡优、村媪市民,还是老太太、奶奶、小姐,都是一人一语,千人千面,绝不混淆;2).《红》中的诗词韵文,共两百多篇,其数量为中国章回小说之冠,而其中大观园中的诗词多半富有个性特色,从诗词中可以看出人的品格;3).运用俗谚,是话本以来的传统,《水》、《金》运用俗谚都比较出色,《红》则更上一层楼,它创造的或改造的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声口和事物的本质,这些俗语、谚语完全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因而具有极其浓厚的生活气息。
11、《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一、《西厢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二、人物性格和情节开展得到了高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