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鸦片战争
一、战争起源
自乾隆后期开始,满清政府愈发腐败,军队装备陈旧,纪律败坏,士兵缺乏战斗力。在此情景下,清政府统治者还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与之相对应的是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军事设备愈加强大,开始全球范围内扩张殖民地,占领国际市场。
英国经历工业革命后,机器逐步替代了手工,工业产量急剧上升,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刚好符合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逐步完成,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的动因大大加强[1]。然而,当时社会主导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这使得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在逆差的不利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并彻底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卑劣的手段,无耻地向中国倾销鸦片。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造成中国白银每年大量外流,发生银荒,造成清政府财政枯竭,国库空虚。同时,鸦片的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人民的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生产力,导致社会经济萧条下去。因此,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颁布禁烟令,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到广东后,会合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策划禁烟,并逐步掌握所有烟商、贪官污吏的名单。经过一系列活动,林则徐缴获大量鸦片,并将之于虎门销毁,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
然而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保护鸦片走私,英国与中国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利益冲突[2],并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二、落后就要挨打
从1840年到1842年,鸦片战争历时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战争爆发之初,英军在广东、江浙一带遭到林则徐和邓廷桢的顽强抵抗之后,转战天津大沽口,直逼京师。道光帝迎战信心动摇,将林则徐和邓廷桢等革职,并派琦善南下与英国谈判。
第二阶段,琦善擅自签订《穿鼻草约》使得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把琦善抄家革职,同时派奕山等人前赴广东指挥作战。然而,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部失守,奕山竖起白旗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