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用心理学考试要点总结
第一讲
情商十二项能力:自信心,情绪管理,责任心,乐观精神,问题解决,自律,自我激励,实际验证,独立性,同理心,挫折抵抗,人际交往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情感过程: 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
意志过程:是人们为改变客观世界而自觉得提出目标、制定计划、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活动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个人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表现了人们之间具体的心理面貌上的差异。
2.人的心理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心理的自觉能动性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扬弃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二、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心理学在中国
—3.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三、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
1.生理变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身体形态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神经系统日趋发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性机能趋于成熟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2.社会变革对大学生心理的挑战
(1)伴随社会变革而至的一些新观念、新规范与传统发生了冲突。
(2)变革的深入,也可能伴随某些社会缺陷,伴随着某些发展中的失误。
(3)在生产力飞跃发展,物质财富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常被精神上、心灵上众多问题困扰。
(4)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与人之间素质的竞争
3.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
1)大学生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自觉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有助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